ID: 22255049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6泊船瓜洲 课件

日期:2025-02-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171419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泊船,瓜洲
  • cover
(课件网) 泊船瓜洲 (部编)六年级 下 谈话导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离开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已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古住今来,远离故土的游子为了排解心中的思念之苦,往往把浓浓的乡思融入一首首短小精悍的诗歌中今天,我们一起品读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体会诗人深深的思乡情怀。 谈话导入 泊:这里是动词,停泊; 瓜洲:在今江苏扬州一带,位于长江北岸。 题意:把船停在瓜洲。 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谥号“文”,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说理与修辞,善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有情韵深婉之作,也有不少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他的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散文———《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游褒禅山记》 诗歌———《书湖阴先生壁》《登飞来峰》《梅花》《元日》 《示长安君》 词———《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菩萨蛮·数家茅屋闲临水》 《清平乐·留春不住》《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 作者简介 背景介绍 公元1042年王安石曾入朝做官,后升任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他一心想为天下苍生、黎民百姓谋福,他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变法,可因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所以遭到了朝廷内外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他们千方百计地排斥他、打击他。当时的宋神宗也缺乏杀罚果断的能力,摇摆不定,最后皇帝对王安石失去了信任,万般无奈之下,王安石只能辞官隐退,回到南京的家中寄情山水。一年后的春天,摇摆不定的皇帝又召他回京赴任。公元1075年,55岁的王安石又背上了沉重的行囊,拖着早已疲惫的身子从钟山出发去京赴任。 初读古诗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初读古诗 泊 数 bó 重 还 shù chóng huán 初读古诗 京口:今江苏镇江。 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还:回到家乡。 钟山:今江苏南京市紫金山。 绿:这里用作动词,“吹绿”的意思。 初读古诗 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感悟古诗 (一)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读古诗一二句,思考:京口、瓜洲、钟山分别在什么地方? 感悟古诗 “瓜洲”是诗人所处的位置,在长江北岸;“京口”在长江南岸,与“瓜洲”隔着一条江遥遥相对;“钟山”是诗人的家乡,在长江南岸、“京口”西面。 资料拓展:王安石出生于江西临川,小时候跟在南京做地方官的父亲长大,因此在钟山他度过了天真浪漫的童年时代和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被诗人看作是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 感悟古诗 2.这两句诗哪一句是写诗人所见?诗人看见了什么? 京口瓜洲一水间;写的是远眺所见,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江南,看到“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只隔一条江。 感悟古诗 3.诗人由眼前所见之景想到了什么? 钟山只隔数重山,写的是诗人由眼前所见的京口与瓜洲只隔一条江想到家乡所在的钟山只不过隔了几座大山,也不远。 感悟古诗 4.你从“一水间”“只隔”中体会到了什么? 京口、瓜洲、钟山三地的实际距离并不如诗人所说的非常近,但是在诗人的心中,京口与瓜洲只有“一水间”,钟山与瓜洲也“只隔数重山”,这就缩短了三地之间的心理距离,仿佛近在咫尺。从中能体会到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及归心似箭的心情。 感悟古诗 (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读第三、四句诗,思考:这两句诗哪句写景?哪个字写出了景物的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