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56366

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古诗词诵读 课件+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430148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算子,送鲍,浩然,浙东,古诗词,诵读
    (课件网)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引入课题,走近词人 了解词牌,解读大意 技法品读,体悟情感 引入课题, 走近词人 任务一: 看图猜诗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唐代〕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别诗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唐代〕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宋代〕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诗 词 VS 王观(1035-1100) 宋代词人。字通叟,如皋(今属江苏)人。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其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在任时作《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一卷,遂被重用为翰林学士净土。 走近词人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nǎ 了解词牌, 解读大意 任务二: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词牌名:表示词的节奏,是古人的一种伟大创造。不同的词牌,既有不同的字数、节奏、音韵,甚至还能表现不同的意境。 这首词的题目 到、往 词人的好友 大意:(词人王观)为要去浙东的好友鲍浩然送别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上片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大意: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上片 同“哪” 仪态美好的样子 山水交汇的地方 大意: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下片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方才 大意: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归去。如果你到江南能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技法品读,体悟情感 任务三: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把水比作美人的眼波 把山比作美人蹙起的眉毛 比喻 描写方法一: 眉如春山 眼如秋水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李白《长相思》 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水, 更是文笔新颖别致,让人耳目一新! 古人多把眉、眼比喻为山和水, 词人反其道而行之,用美人的眉眼比作山水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眼中的泪水如波,横在眼里而没有流出,说明作者在尽力克制自己的情感,即使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也不使之滴落而增加友人的伤感。 山是眉峰,而此刻眉峰郁结着不少离愁别恨。一个“聚”字,用的十分有力,将作者心中的离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借景抒情 描写方法二: 通过描写山水,传达出自己惜别的深情。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拟人 描写方法三: 通过“横”和“聚”这两个动词,把山水赋予了人的情谊,把山水写得有情有义。暗含词人不舍的送别之情。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似乎是词人目送好友的神态 又像是好友不断回望的眉眼 本义: 山水交汇处 处处有山水 处处有眉眼 处处有别情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惜春 惜别 才送走留不住的春天,又马上要送走好友。 构思新颖 层层递进 把送春与送别交织在一起来写 传神地写出了词人的伤感和无奈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一语双关 ①明媚的春光 ②如春光般温暖的幸福生活 美好祝福 ②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①既饱含惜春之情,又寓之祝福之意。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上片 借景抒情 下片 直抒胸臆 伤离别 祝友人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