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56371

古诗词诵读9、浣溪沙 课件+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191370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古诗词,诵读,浣溪,课件,教学设计
    (课件网) 浣溪沙 任务一: 任务二: 赏一处清雅风景 任务三: 品一种落寞心情 任务四: 悟一种豁达心境 谱一首催进之曲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宋代〕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浣溪沙 苏轼 〔宋代〕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萧萧 一作:潇潇)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词牌名 词牌名 词题 没有词题 交代词的时间、地点、写作原因以及词人心情等. 小序 浣溪沙 苏轼 〔宋代〕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qí xiāo huàn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地名,今 湖北浠水县 大意: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小序 上片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泡在水中 初生兰芽浸润在溪水中 形容雨声 杜鹃鸟的别名。 大意: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下片 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老年 感慨时光的流逝 大意: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任务一: 赏一处清雅风景 学习活动一: 词人看到了哪些景物, 引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短短的、茁壮的、娇嫩的、生机勃勃 郁郁葱葱 一尘不染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像兰花一样——— 像溪水一样——— 像松树一样——— 像沙路一样——— 充满生机 奔流清澈 坚强高洁 一尘不染 任务二: 品一种落寞心情 萧萧暮雨子规啼 出自《史记·蜀王本纪》,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 象征着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风萧萧兮易水寒 萧萧梧叶送声寒 形容凄清、寒冷 任务三: 悟一种豁达心境 萧萧暮雨子规啼 这仅仅是自然界的风雨吗?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考取进士:22岁进士及第,主考官感叹:未来的文坛必属于苏轼! 被污入狱:“乌台诗案”,因诗中有所谓的“讥讽朝廷”之语,苏轼被罗织罪名冤枉入狱。 九死一生:关在狱中整整四个多月,他受尽了非人的折磨。被通宵侮辱、摧残到了其他犯人听不下去的地步。苏轼以为自己会死在狱中,甚至写下了绝笔诗。 接连被贬:45岁被贬黄州,59岁被贬英州,再贬惠州。61岁,被贬瞻洲。 学习活动二: 面对一次次的人生打击,苏轼的人生态度是怎样呢? (圈出关键词,做好批注)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唱黄鸡”来自于白居易的“黄鸡催晓丑时鸣”。丑时指凌晨 1 点到 3 点,意思就是说,黄鸡催天亮,凌晨就打鸣。 比喻时光流逝,白居易在感叹人生易老。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感叹人生易老 苏轼反其而义而为之 苏轼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应该说,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 在贬谪生活中,能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①《浣溪沙》写于苏轼被贬后的两年。 ②公元 1082 年,苏轼与朋友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