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4 古人谈读书 单元人文主题: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读书沙龙 爱阅读的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的读书沙龙大咖云集,你可千万不要错过! 邀请人:书香精灵 今日嘉宾:孔子 读书沙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这是我对读书的看法,同学们,你们能熟练地读一读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我会读 我认识(shí)的李明是一个博闻强识(zhì)的人。 (认识) 识 shí 知道,认得,能辨别 (博闻强识) zhì 记住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大比拼 一分钟速读:同桌两人为一个单位,一人读一人计对方读了几遍。要求吐字清晰、不错字不漏字。 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1、课下注释 2、联系原文 3、结合所学 4、扩词法 方法回顾 小组合作要求: 按照老师给定的任务完成内容大意的解读。 我探究 小组展示要求: 1、说清楚自己组翻译哪两句。 2、说清楚运用了什么方法完成了句意分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同“智”,智慧。 知 知 知 知 知 不一样,最后一个“知”同“智”,是智慧的意思,前面几个“知”的意思都是知道。 这句话里面的最后一个“知”和前面的“知”的意思一样吗? 知道。 品读课文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地去思考,发现这样做并没有什么益处,不如去学习。 这一句话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和实践的重要性。 尝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要聪敏勤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默默地记住读书的内容,勤奋学习从不满足,教诲他人不知疲倦。 任务检查 我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勉地去追求知识的人。 做学问好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生怕丢掉了。 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去思考问题,但是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任务检查 《论语》中的这几句话,哪句话给你的启发最大?你明白了什么? 示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给我的启发最大。热爱学习的人都是谦虚的,我们要学习他们不懂就问,乐于向他人请教的学习态度。 我懂得 游戏规则:一名同学说任意一句的翻译,可随机点一名同学来背诵原文。译文正确积一分,背诵正确积两分。 我说你猜 《论语》中还有很多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呢,课下请同学们自己再去找一找并尝试理解意思。 课后作业 今日嘉宾:朱熹 读书沙龙 朱熹,世称晦庵先生、朱文公。中国南宋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