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单元 过好校园生活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育人评价设计 单元教学评价 单元进阶任务 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目录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由第5课《老师,您好!》﹑第6课《拉拉手,交朋友》﹑第7课《上课了,好好学》﹑第8课《课余生活真丰富》四课组成。 单元概述 一.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本单元前两课内容分别对应新老师相处、新同伴交往,了解和熟悉新生活中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成人群体,建立新的同学社交群体,帮助儿童以积极的心态顺利开启小学生活;后两课内容则是对学校上课与下课两种主要生活形式开展引导。其内在逻辑如图所示: 承接第一单元,本单元依然是入学适应教育,其核心内容是对学校生活内容的引导,如对新老师相处、新同伴交往、上课的要求等。建议本单元内容可与入学教育内容相整合,一方面将本校的入学教育课程化,使之有明确有效的教育目标与活动;另一方面使教材内容真正实现校本化和班本化,将本单元的教育内容与学校生活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结合起来,开启班集体生活的引导与教育。 课程标准解读 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中明确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立足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道德与法律的基本规范,提升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素养为主旨,坚持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主题学习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本单元是1———2年级第一学段的入学教育单元,是学校生活起步期,主要开展适应性教育。根据学生身心不断发育成长的实际,将单元内容与入学教育内容相整合;围绕“学校生活”这一大主题展开,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实现生活﹑教学﹑发展三位一体,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功能。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生活,不熟悉新的课堂学习规则,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课堂习惯和应有的规则意识,从基本的坐姿、到倾听、再到讨论发言都很陌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生活形态,这些都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因此,本单元以学校一天的学习生活为线索:观察体验﹑交流分享……一系列的真实情境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他们变得不再拘谨,熟悉、尊敬老师们,渐渐地愿意认识更多的朋友、参与更多的活动,这是他们正努力融入校园生活的表现。 学情分析 1.通过角色换位、对比感受、亲身实践等体验活动,主动认识和了解学校中的教职工,养成尊敬师长的文明礼貌习惯,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2.通过回忆介绍、情景模拟、游戏等活动,能够学会介绍自己的名字,掌握与同伴交往的技巧。。 3.通过观察课堂、情境模拟等活动形式,了解基本的课堂学习规范,积极适应课堂常规,初步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4.通过回忆讨论、情景模拟、游戏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交流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二.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参与各种游戏活动,了解并遵守交往及游戏中的规则、纪律,初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培养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的情感,知道遇到困难可以求助教职工,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一员的快乐。 教学重点 初步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培养爱上课、爱学习的情感;合理安排课间休息时间,感受课间游戏的快乐,懂得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的意义。 教学难点 三.单元进阶任务 1.大概念 本单元以“尊敬老师,喜欢和老师、同学交往,掌握“上课”与“下课”两种最主要的学校生活形式,实现做好上课准备,参与课堂生活与课间积极游戏的引导目的。”这一大概念进行单元内容统整。 2.大情境 以校园生活为一个大情境,学校拟定本期活动主题为“我是校园小明星”,帮助儿童以积极的心态顺利开启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