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D 早期国家出现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原始农业 请将ABCD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探寻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探源 何为“文明”? 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从“国”字演变说起 土地 人口 兵器 疆域 (城郭) 农业、畜牧业发展 人开始向区域中心集中 城墙、城壕、水利为城市提供安全和便利 组织修建 管理维护 公共权力 (政治、经济、军事、祭祀等)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产生 私有制 贫富差距拉大 阶级 早期国家 脱离生产 阅读教材P15第一段 对内统治 对外战争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产生 私有制 贫富差距拉大 阶级 公共权力 (政府、祭祀、战争等) 国家 结论 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猪龙 牛河梁遗址的积石冢、祭坛 教材P15 实证 活动:对比“早期国家”的遗址,找出它们的异同! 任务一:请你设计信息卡片,介绍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 良渚古城名片 要求:结合教材和视频内容,完成名片制作;视频播放完毕后,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良渚古城名片 考古发现: 历史评价: 1、 (1)发现地 ① ② (2)时间 (3)考古发现 ③ ④ (4)意义 教材P16 2、 (1)发现地 ① ② (2)时间 (3)考古发现 ③ ④ (4)意义 ⑤ 教材P17 要求:仿照良渚古城名片,完成陶寺古城名片制作,抽查自主学习成果。 陶寺古城名片 内城:300万平方米≈4个故宫 外城:630万平方米≈8个故宫 历史推论1:良渚社会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 水利工程总长度约十几公里 任务二:请你扮演考古学者,分析概括考古发现中传递的历史信息! ↑地位: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地位: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 人工堆筑、高十几米、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高台≈0.7个天安门广场 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 任务二:请你扮演考古学者,分析概括考古发现中传递的历史信息! ≈100辆家用小轿车的重量 历史推论2: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稻作农业发达)。 粮仓 任务二:请你扮演考古学者,分析概括考古发现中传递的历史信息! 内城反山墓葬12号墓 ↑无随葬品的葬墓 ↑少量陶器和玉器 历史推论3:不同身份和等级的群体埋葬在不同的区域,社会的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 任务二:请你扮演考古学者,分析概括考古发现中传递的历史信息! 内城反山墓葬12号墓 玉钺(yuè) 象征军事指挥权 玉琮(cóng) 祭祀用品 集公共权力于一身(国王) 大家好,我是良渚显眼包 历史推论5:统一的 “神徽”,反映良渚人很可能已经形成统一的崇拜对象, 历史推论6:良渚人玉器加工技术发达(生产力提高,出现专业工匠) 任务二:请你扮演考古学者,分析概括考古发现中传递的历史信息! 1毫米范围内,5———6条刻线 陶寺遗址的考古发现 历史结论 1.陶寺都城宫城内有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以及陶制的建筑材料 2.陶寺都城城内有两处墓地,大型墓葬中有许多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随葬品,很多小型墓葬没有任何随葬品,还发现人殉现象 3.大型墓葬的随葬品来源十分广泛 4.出土了小件青铜器、带有书写符号的陶壶 5.发现了观象台 说明统治者有较强调动、组织能力; 反映当时手工业发展,可能是早期文字 任务二:请你扮演考古学者,分析概括考古发现中传递的历史信息! 反映出各地文化因素汇聚中原 会观测天象、确定节气,有效指导农业生产 说明当时阶级分化严重 1 2 3 4 5 要求: 选择有把握的内容,快速抢答 活动总结:对比“早期国家”的遗址,找出它们的异同! 规模宏大的城墙、宫殿以及水利系统,需要强大的社会组织和管理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