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61434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02-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51281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30张,PPT
    (课件网) 有这样一座古城,人杰地灵,物 华天宝,号称“六朝古都”“十 朝都会”。历史上,东吴、东晋、 宋、齐、梁、陈、南唐、明、太 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先后定都于此。 二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学习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手法。 3.通过品析诗歌,理解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学习目标 补充:六朝指的是东吴、东晋、南朝宋(或称刘宋)、南朝齐(或称萧齐)、 南朝梁(或称萧梁)、南朝陈,都城都设在南京。六朝, 一般是指中国历史 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又因六朝皆以建康(今南京)为京师,所 以后世许多文献皆以六朝或南朝来代指南京,并常会用南京来指明六朝时期 的人事物,所以南京又称六朝古都。 题目 · 金 陵 :点明地点,为“三国的东吴、东 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朝古都。 · 怀古:点明题材,即咏史怀古词。 《桂枝香 · 金陵怀古》 词牌名 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 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 ①诗词形式:标题中一般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 古人前冠以“咏”,或有“怀古”、“咏———等字样。 ②结构内容: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情志 怀 HUAl GU SHI 知识拓展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等 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象征、渲染、烘托等 直接抒情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触景生情 寓情于景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 形、声、色、态 常两两结合、 远、近、高、低、俯、仰 对比、映照 动、静、明、暗 构思立意技巧: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抑扬、借古讽 今、托物言志等 猶 写 角 度 抒情方式 猶 写 方 式 表达式式 表达技巧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 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 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 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登临何地:赤壁 所见何景:江山 (壮美图景) 所思何人:周瑜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所抒何情:失意、旷达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例: 桂枝香 · 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 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 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 登临之地:金陵 所见何景:金陵秋景 所思何事:六朝旧事 所抒何情: 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 谩嗟荣辱。 六朝 旧 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 ,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 1086),字介 甫, 号半 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 荆 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 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 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 八大家之一。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 《临川集拾遗》等。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也就是王安石被二次罢相 之后,退居金陵时所写。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 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 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 在金陵胜地,登高望远,便兴起了满怀愁绪:日月之迁 流,仕途之坎坷,家国之忧患,人生之苦辛,涌于笔端, 写成了名篇佳作。词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颐情 自然风光的情怀,同时也寄寓讽喻之意。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chéng) 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zhào) /残阳里,背/西风, 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 (lù) 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 凭 高/对此,谩 (màn) 嗟 (ji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