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6395

1.比一比教案.doc

日期:2025-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155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一比,教案,.doc
  • cover
识字(二)1.比一比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1.比一比 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准备: 课件(课文插图配上相应的词语)、生字有关的小图片(猫、牛、鸭、鸟、红枣、杏子、苹果、桃子)、词语卡片、背景音乐、生字卡片 学习目标预设: 1.认识9个生字,会写“牛、羊”2个字。认识1个偏旁“提土旁”。 2.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培养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和正确使用量词。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运用一些量词;通过多 种形式的读文和实际运用,巩固和拓展量词的积累。 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展示了美丽的农家小院,温馨的生活场景。其间有勤快的黄牛、悠闲的花猫,有嬉闹的鸭子、快乐的小鸟,还有酸酸甜甜的杏子、桃子、苹果和红枣。结合一年级小朋友好动爱玩、天真可爱的特点,我创设了游戏课堂和情境课堂,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玩得开心,学得轻松。 (一)重学习习惯养成 刚从幼儿园毕业的一年级小朋友课堂行为习惯比较差,我就用一些有趣的话语来规范行为,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师:“我喜欢。”生“喜欢谁?”老师就表扬认真的小朋友。又如课间游戏,能够让小朋友放松心情,继续学习。 (二)重识字情趣体验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非常注重情趣,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语文课逐渐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重情趣不是外在的、表面的,而是实实在在的重视学生体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增强了识字兴趣。如:贴名片、叫动物、吃水果。 (三)重写字方法指导 引导学生看范字、描红,感知感悟,学生会主动观察,细心书写。在交流体会时自己的想法得到肯定后会有一种成功感,这种成功感又会变成一种动力,从而激发他们今后主动、自觉地观察字形、练习写字。 (四)重课程资源开发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课程资源再生也就是再创造。课上我采用寓学于乐的学习方式,教师再适时倡议,引导学生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触手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有望达到叶老曾说的“不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境地。培养学生时时、处处有语文、学语文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如认识更多的水果,并编成儿歌。 教学流程预设: 一.导入新课:配乐讲述,进入情境 小朋友们,秋天刚刚过去了,秋天的时候,果子成熟了。有位热情好客的小朋友,名字叫丁丁。他请咱们去农村吃水果,你们愿意吗?(播放音乐)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老师说话的时候你把眼睛闭好,等老师说睁开的时候你再睁开。伴着美妙的音乐,咱们出发吧!一路上,可爱的小鸟围着咱们叽叽喳喳地叫着。远处的高山上,一片火红,那是被秋姑娘吹红了头发的枫树啊!山脚下,红彤彤的果子挂满枝头,笑眯眯地望着咱们。稻田里,金黄的谷穗向咱们鞠躬,正在欢迎咱们的到来呢!我们蹦呀,跳呀,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丁丁的家,轻轻推开院门———哇,睁开眼睛,你看到了什么?(打开图片) 二.看图说话:观察画面,认识事物 1.指导学生说话:我看到院子里有 。(学生说,教师点击图片) 2.随机指导说:一( )黄牛  一( )花猫  一( )鸭子  一( )小鸟 一( )苹果  一( )杏子  一( )红枣  一( )桃子 理解:认识群(分清一个和一群的区别) 堆(分清一个和一堆的区别,提土旁)     颗(分清一颗(颗粒状的东西)和一棵(多用于植物)的区别) 颗 一颗什么?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小小的、一粒一粒 3.选择你喜欢的三样东西,用“院子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