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仰望天空》教学设计 课题名 仰望天空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 知道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但是它们的表面各不相同。 了解太阳和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不同。 科学探究目标 能通过观察、对比图片的方式收集、加工太阳和月球的信息。 尝试用模拟实验的方式去探索宇宙空间问题。 能利用维恩图整理信息,比较两个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科学态度目标 产生对天空的好奇心,乐于探索星空。 乐于陈述自己已有的认知,善于倾听与接纳别人的观点,达成共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和意识到太阳和月球是我们生存的天体环境的一部分,太阳和月球与地球朝夕相伴,对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有很大影响。 教学重点 知道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但是它们的表面各不相同。 教学难点 能通过观察、对比图片的方式收集、加工太阳和月球的信息。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圆形纸筒、大圆卡片(代表太阳)、小圆卡片(代表月球)、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出示谜面,邀请学生猜谜语。 学生互动猜谜语。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猜了太阳和月亮的谜语,月亮是小名,在科学课上我们一般把它称作月球。今天我们将一起来简单认识太阳和月球,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 通过猜谜语的游戏,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然后顺势引出本节课的探 究对象———太阳和月球。 探索新知 (一)交流知道的关于太阳和月亮的知识 1.教师提问:你知道哪些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来分享各自知道的知识。 教师补充介绍太阳和月球对人类或地球产生的影响。 【设计意图】 组织分享会的活动,旨在给学生一个积极分享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的机会,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同时鼓励学生倾听并及时记录分享者分享的知识,并与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发展自己 的认知体系。 比较太阳和月球的异同 1.教师呈现太阳和月球的照片,并谈话:观察图片,比较太阳和月球的异同。 学生观察图片,说说自己发现的异同。 2.教师谈话:接下来咱们具体认识一下太阳。 教师讲解:太阳的体积,它是颗恒星,以及太阳活动。 学生观看视频《太阳活动》,了解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哪些,以及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3.教师谈话:认识完太阳,咱们继续认识一下月球。 教师讲解:月球是卫星,由伽利略发现,月球反射的是太阳光,表面有许多环形山,没有空气和液态水。 学生观看视频《月球表面》,对月球表面有更直观地认识。 4.教师谈话:经过刚才的讲解和你课前搜集的资料,在维恩图上记下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 学生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分享各组的结果。 教师呈现答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补充和纠正。 【设计意图】 此环节主要是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这比较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同时学生也能学习利用维恩图来归纳事物异同点的科学方法。 模拟太阳和月球实验 1.教师提问: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为什么看上去差不多大小呢? 学生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初步的想法。 2.教师展示实验材料,并引导学生思考圆纸筒、小圆片和大圆片分别模拟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小结:圆纸筒模拟地球上人的视角,小圆片模拟月球,大圆片模拟太阳。 3.教师请3名学生在教室空地演示实验步骤。 各组自主进行分组模拟实验。 实验结束后,请学生分享一下各自的发现。 4.教师小结:太阳距离地球远,看起来比较小;而月球离地球近,看起来比较大,当我们在同一视角观察太阳和月球时会发现,它们大小差不多。 5.教师科普地日距离和地月距离。 【设计意图】 此环节侧重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