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1.2 比较种子发芽实验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核心素养 探究实践 能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在与同学的交流研讨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科学思维 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态度责任 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当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 科学观念 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土壤和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目录 情境与问题 1 探究与发现 2 研讨与拓展 3 回顾与复习 4 总结与评价 5 学习任务 1 情境与问题 聚焦 观察、比较实验中的种子发芽情况,我们会有什么发现呢?比较各组的实验结果,我么又发现了什么? 无土壤组 有土壤组 聚焦 通过交流、观察,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绿豆种子都会发芽,绿豆种子不发芽可能是不具备外界条件的原因,也可能是绿豆种子本身的原因。 聚焦 种子发芽不仅需要内部条件,还依赖于外界条件。你们觉得需要哪些条件呢? 可能与水有关; 可能与温度有关; 可能与空气有关。 学习任务 2 探索与发现 探索 分析我们在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我们的发现。 1 24 24 24 23 0 1 土壤不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 探索 和做相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 2 收集其他小组的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看看和试验前的预测是否一致。 第一组 第二组 探索 和做相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 2 第一组 第二组 24 24 24 23 0 1 土壤不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 24 24 24 24 0 0 土壤不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 结论: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土壤。 探索 和做不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 3 种子总数量 已发芽量 未发芽量 我们的解释 1号组-未加水 2号组-加水 12 12 12 0 0 0 种子的发芽需要水分 探索 和做不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 3 种子总数量 已发芽量 未发芽量 我们的解释 1号组-常温 2号组-低温 12 12 0 12 0 0 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探索 和做不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 3 种子总数量 已发芽量 未发芽量 我们的解释 1号组-有光 2号组-无光 12 12 12 12 0 0 阳光不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 探索 和做不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 3 种子总数量 已发芽量 未发芽量 我们的解释 1号组-无空气 2号组-有空气 12 12 12 0 0 0 种子的发芽需要空气 探索 和做不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 3 总结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温度、水分和空气 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 探索 查阅资料,进一步确认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4 种子发芽的三要素包括: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可以激活种子内的酶,促进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解催化。适量的水分使得种子吸水膨胀,种皮软化,便于氧气进入,增强呼吸作用。充足的空气保证了种子呼吸作用的进行,提供必要的氧气,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需求。 探索 5 移植绿豆芽。 绿豆种子已经发芽,以后会怎么样? 把实验中已经发芽的绿豆种子移植到花盆里,放到合适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探索 5 移植绿豆芽。 移植步骤 ①准备好移植相关的工具和材料:一个带有排水孔的花盆2个,花盆中要有土壤,还要一个勺、一些水。 ②把土壤填至花盆的1/3 处,用工具把发芽的绿豆从种植盒(杯)中取出来,小心不要破坏了根。 ③轻轻地疏松一下花盆里的土壤,把绿豆芽放在花盆中间,将花盆中的土加至离花盆口两三厘米处,轻轻地压一下绿豆芽周围的土壤。 ④给花盆彻底浇水,直至水从排水孔流出来,然后把花盆放在阳台上。 学习任务 3 研讨与拓展 研讨 1.实验结论和我们在实验前的预测一致吗?我们怎样用实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