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67061

2025年春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2040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2025,年春,统编,版语,文一
  • cover
( 第四单元 寻找家温暖 分享家温暖 — 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设计 ) ( 人文主题分析 ) 本单元以 “家人”为主题 ,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 :《静夜思》《夜色》《端午粽》。《静夜思》是 一 首古诗 ,语言通俗易懂;《夜色》是一首儿童诗 ,想象奇特;《端午粽》则是散文 。 四篇文章时代不 同 ,体裁各异 ,横贯古今 ,但都表达了对家人的美好情感 。 虽然同为 “家人”的主题 ,文章的侧重又各有不同 。《静夜思》是一首语言浅显却情感真挚的 思乡诗 ,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 。儿童诗《夜色》以第一人称讲述了 “我 ”在爸爸的鼓励 下 ,变得勇敢 。《端午粽》介绍了粽子的种类 、味道 ,表达了作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 ( 语文要素分析 )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 “读好句中的停顿”“积累词语”“根据信息作简单推断 ,并联系生活实际 进行表达”。“读好句中的停顿”是学习重点和难点 ,《夜色》中开始出现长句子 ,需要注意长句子 的停顿;《端午粽》的课后练习题中提出要 “注意课文中的标点 ,读好停顿”,要特别引导学生注意 语气和文中的标点符号 ,读懂 、读通长句子 ,注意长句子的停顿 ,并将这一训练重点在《端午粽》 中不断强化 。 同时 ,本单元还要求学生根据信息作简单推断 ,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表达 。 比如 , 《夜色》一文中 ,可以根据学生现实生活实际 ,补充文章中省略号的内容 ,想想 “我 ”为什么一看窗 外心就乱跳 ;学习《端午粽》一文时 ,可以联系生活实际 ,说说自己在端午节的经历 。 此外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体现了 “循序渐进 ”的特点 :《静夜思》一文能够做到基本的读出节 奏 ,读准停顿 ;在这一基础上 ,读好《夜色》中句子的停顿;《端午粽》出现了相对难读的长句子 ,要 指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标点 ,理解句子的意思 ,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停顿 ,然后连起来读通顺 。 ( 学习任务群定位 ) 结合单元文本特点 、课后练习意图与学习任务群的解读 ,将本单元列入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 达 ”学习任务群 ,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量 : 基于 “单元内容”的编排 。本单元选编的三篇课文 ,涉及古诗 、儿童诗 、散文 , 内容丰富 ,题材 不一 ,把内涵丰富的文本通过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学习任务群的形式来统一呈现 ,有助于引 导学生感受不同文章体裁中蕴含的家人之间的情感 ,体会童真童趣 ,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 ,初步 体验文学阅读的乐趣 。这对应了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一学段的学习内容 “学习儿歌 、童话 , 阅读图画书 ,体会童真童趣 ,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 ,初步体验文学阅读的乐趣 ”,也与这一学习任 务群中 “阅读”与 “表达”的要求密切相关 、一脉相承 。 基于 “课后练习”的意图 。《夜色》和《端午粽》课后的习题中明确提出了 “读好句中的停顿 ” 的学习要求 ,《端午粽》中还要求学生说一说 “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这些练习的意图 ,与 “文学 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中 “观察 、感受自然与社会 ,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 ,尝试创作 语文 一年级( 下) 文学作品”的学习内容相吻合 。 学习主题 基于以上的单元解析 ,根据本单元的课文资源和学生的学习规律 ,确定了 “寻找家温暖 分 享家温暖”这一核心任务 ,分别设计 “举头望明月 ,分享思乡情”“夜色不害怕 ,分享关爱情”“尝尝 端午粽 ,分享节日情”等语文实践活动任务 ,在阅读儿童诗 、古诗 、散文 、歌词 、图画书等活动中 , 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家人间浓浓的亲情 。在 “寻找家温暖 分享家温暖 ”的情境中 , 学习《静夜 思》《夜色》《端午粽》三篇课文 ,能更好地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使学生增进对文本的理解 ,并与 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 ( 学习目标 ) 1. 认识 43个生字 、3个偏旁 ,读准 1个多音字 ,会写 22个字 。 2.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注意文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