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68792

【新课标核心素养】岭南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2课《校园的春天》课件+同步教案

日期:2025-02-07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252791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同步,课件,校园的春天,2课,下册,新课标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美术学科 一年级第二课《校园的春天》教案 课时:1个课时 课题 《校园的春天》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通过观察校园春天的自然景象,提高学生对美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2. 发展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和色彩知识,创作出富有个性化和创意的春天画作。 3.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剪贴和手工制作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习惯,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校园中春天的变化,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探索欲望。 5. 增进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通过创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提升对美术作品的情感共鸣。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① 观察并描绘校园春天中的植物和动物特征,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② 学习剪贴和手工制作的方法,结合绘画创作出富有春天气息的作品。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①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色彩和线条表现春天的质感和氛围。 ② 指导学生在绘画和手工制作中,如何合理安排画面布局,实现作品的和谐与平衡。 教学准备 课件,画纸,儿童剪刀,彩色纸,固体胶,彩笔。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春天在哪里》儿歌,让学生们感受春天的气息。问同学们,春天是什么颜色?让学生们回答,引入到我们本节课的主题:“我们一起来描绘校园的春天。” 2. 新课讲授 详细内容: ① 教师展示校园的春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特征,如花草树木的变化、天气的温暖等。 ② 教师展示画家眼中的春天的画中,引导学生体会画作中的色彩和线条变化。 ③ 教师示范教材中撕纸技巧,如如何用彩纸撕出叶子,树枝,蝴蝶的动态。 并示范用撕纸,拼贴,绘画综合方式,制作一幅有层次,远近空间感的春天的剪贴画。 3. 实践活动 详细内容: ①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绘校园春天的景象,可以使用水彩笔、剪贴方式。 ② 学生进行剪贴活动,将剪好的植物或动物图案贴在画纸上,形成一幅春天的剪贴画。 ③ 学生尝试手工制作,如制作花朵模型或植物,以增强作品的立体感和趣味性。 4. 学生小组讨论 详细内容: ① 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在绘画、剪贴和手工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如色彩搭配、画面布局等。 ② 学生分享彼此的创作思路和技巧,互相学习,提出改进意见。 ③ 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讨论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 总结回顾 详细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天的特征、绘画技巧和创作过程的重要性。教师总结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创作,提升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同时,教师指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 课后作业 用画笔画一幅公园里的春天景色作品。 板书设计 春天的颜色 植物变化 撕纸技巧 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校园的春天》教学中,我尝试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感知和创作欲望。从教学方法上看,我采用了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实践活动、小组讨论和总结回顾等环节,力求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 在教学策略上,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通过展示教材中的画作和实物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春天的特征和绘画技巧。同时,我也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提高了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例如,在实践活动环节,有些学生对于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更多的个别指导。此外,在时间管理上,我感到课堂节奏有些紧凑,导致部分学生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作品。 教学总结方面,我认为学生在本节课中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观察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