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71909

2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

日期:2025-02-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35558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烛之,武退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三级四级五级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烛之武退秦师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目 录01学习背景02课文解读03课堂检测04延伸拓展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第壹部分学习背景 《左传》简介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富有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它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如民重于天、民重于君、民为邦本的思想,主要艺术成就:长于叙事,尤其出色的是描写战争;善于写人,工于记言。 春 秋 时 期 形 势 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第贰部分课文解读郑 秦 晋 函 陵 氾 南 秦 军 晋 军 秦 晋 围 郑 形 势 图 氾南 氾水 佚之狐 缒而出 朝济而夕设版焉 不阙秦 逢孙 Fán Sì Yì Zhuì Zhāo quē páng 通假字 1.“已”通“矣”,了 2.”说”通”悦”,高兴 3.”共”通”供”,供应 4.”知”通”智”,明智 如: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如:秦伯说 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如:失其所与,不知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人;今义:一般尊称人的妻子)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宴客的主人.) ④亦去之 (古义:离开 今义:往,到) 名词→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驻扎) 越国以鄙远(意动,以……为边邑) 与郑人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 唯君图之(计划,考虑) 动词→名词 君亦无所害(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形容词→名词 臣之壮也(壮年) 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 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在东边;在西边)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名词→状语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省略句 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介宾短语后置)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介宾短语后置) 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倒装句 1、课文记叙了一个什么故事,请概括叙述: 郑国被秦﹑晋两大国包围,形势危机。郑国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郑伯面请烛之武被拒,先自责后述其利害。烛之武以国家为重,不记前嫌,毅然受命,只身夜往秦军,智说秦君。秦君欣然与郑结盟留守并退兵。晋军不得已也退兵,郑国转危为安。 2、用简短的一句话概括整个故事: 烛之武退秦师。 3、课文的题眼是什么? 围绕题眼,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因:秦、晋围郑(无礼于晋,贰于楚) “———荐 :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 --郑公平息怨气--烛之武受命。 “———劝:烛之武夜往秦师--智说秦君 --秦君留守退师。 “———果:子犯请击之--晋侯析理终退师 烛之武说服秦君的三点理由: 一、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有利 二、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郑国存在对秦的种种好处 三、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晋贪得无厌,忘恩负义 分析烛之武说辞的四层意思,体会高超的语言艺术 ①站在秦国的立场上,以退为进,博得秦君好感。 ②抓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