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科学专题三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含答案) 类型一:化学方程式的化学式、系数的确定 1.二氧化氮是大气的污染物之一.煤燃烧会产生一部分二氧化氮气体,它会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反应形成酸雨,NO2+O2+H2O═HNO3,配平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 ) A.1,1,1,2 B.2,1,1,2 C.4,1,2,4 D.6,2,3,6 2.利用催化剂将工厂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X,是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X+H2O,X的化学式为( ) A.C B.CH4 C.CH3OH D.CH2O 3.某项目化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种潜水自救装置,进行了以下项目化学习。当达到设定安全深度时,反应盒中的两种物质混合开始反应产生气体,气囊快速充气上浮,将潜水运动员拉回到水面。反应盒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10Na+2KNO3+6SiO2═5Na2SiO3+K2SiO3+X,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NO B.Na2N C.N2 D.NO2 4.在A+B=C+D的化学反应中,20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若当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5,5gA和5gB发生反应时,生成D的质量是( ) A.2.62g B.3.46g C.6.25g D.4.27g 5.(1)制腈纶的原料是丙烯腈,丙烯腈的分子结构 如右图所示,则丙烯腈的化学式是 。 (2)丙烯腈(X)是丙烯(C3H6)经过氨氧化后制得,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3H6+2NH3+3O2→2X+6Y,则Y的化学式是 。 6.(1)物质XY与Y2能发生如下反应:2XY+Y2=Z,则Z的化学式为 (用X、Y表示)。 (2)在一定条件下,4.2g单质M与2.8g氮气(N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3N,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3)CrO5中Cr元素显+6价,氧元素有﹣1、﹣2两种价态,则化合物中显﹣1、﹣2价的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类型二:纯净物的计算 7.杭州亚运会火炬首次以甲醇作为“绿色燃料”。甲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测甲醇中( ) 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可能含有碳、氢元素 D.可能含有碳、氧元素 8.小金同学利用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采用排水法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断一段时间后,由小科继续进行。两位同学都将实验数据及时记录并绘制成图像。 (1)在组装装置时,需将图甲所示的两段导管用橡皮管连接起来,则与橡皮管相连的是 端(用字母表示)。 (2)图乙表示实验过程中生成的氧气质量随时间变化,图丙表示相应时刻大试管内剩余固体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图像,计算说明: ①由图丙可知t4时刻KClO3已完全分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图乙中a的质量为 g。 ②求t3时刻剩余固体中KClO3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至0.1%) 9.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某同学取质量为15.0g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1)t0~t1时段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 。 (2)t4时,制得氧气质量是 克。 (3)t5时MnO2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请在图乙中画出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在t0~t5时段的变化曲线。(应做适当标注) 类型三:不纯物的计算 10.为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药品是否纯净,某同学取2.5g该药品与0.5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在t1、t2、t3、t4时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图: (1)在 时刻,剩余固体中还有氯酸钾。 (2)实验中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g。 (3)计算该药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并判断该药品是否纯净? 1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某同学用质量为10克的石灰石和100克过量的稀盐酸反应,该同学测得的有关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