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下册科学3.3 化学方程式与质量守恒定律 易错点培优练习(1) 易错点一、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例1: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B.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C.催化剂可以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例2:(2024九上·海曙开学考)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10g冰受热熔化成10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D.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例3:下列有关内容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且正确的是 A.10g水和10g酒精混合后,总质量是20g B.将10g高锰酸钾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所得固体质量一定小于10g C.纸张燃烧后产生的灰烬的质量一定等于燃烧了的纸张的质量 D.将10gA和6gB混合后发生化合反应,一定能生成16gC 变式训练 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因为( ) 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反应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2.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关系是:甲+乙→丙。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为10克、乙为10克,反应后生成的丙一定为20克 B.若甲为10克、乙为10克,反应后生成的丙一定小于20克 C.若反应后生成的丙为20克,则参加反应的甲一定为10克,乙一定为10克 D.若甲为10克、乙为10克,反应后生成的丙一定等于或小于20克 3.现有a g A物质与b g B物质充分反应后,生成C物质,则生成C的质量为( ) A.等于(a+b)g B.小于(a+b) g C.大于(a+b) g D.不大于(a+b) g 4.充分加热ag氯酸钾与b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A、(a-b)g B、(a-b-c)g C、(a+b-c)g D、(a-b+c)g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是( ) A.镁的质量2克,氧气质量3克,氧化镁质量5克。 B.镁的质量3克,氧气质量2克,氧化镁质量5克。 C.镁的质量1克,氧气质量4克,氧化镁质量5克。 D.镁的质量4克,氧气质量1克,氧化镁质量5克。 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减少: 。 (2)密闭容器中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镁条质量大: 。 (3)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剩余灰烬质量比木炭质量小: 。 (4)在68g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2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剩余物的总质量为68.4g,则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g。 易错点二、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 例1:(2024八下·杭州期末)某化学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下列错误的是( ) A.做甲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乙实验中最后天平不平衡,此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C.丙实验的反应在敞口容器中进行仍成功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该反应不消耗气体也不产生气体 D.进行丁实验时,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玻璃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理论上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条的质量 例2:(2023八下·新昌期末)下列四幅图中的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B.C.D. 例3:(2024八下·海宁期末)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凝聚了不少科学家的心血. 材料一: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将某金属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煅烧,煅烧后立即打开容器进行称量,结果发现煅烧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 材料二:1774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在密封容器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