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下册科学第3章 第1-2节 空气与氧气、燃烧易错点培优专题 易错点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例1:某校科学小组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基础上,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 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气压变化如图乙。 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所示,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发现装 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 a 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其着火点是 40℃),并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 下端加热,按图示装置把集气瓶中(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 c)的空气密封起来,把长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伸到了瓶底)。 ③用力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放出 大量的热。(注:白磷与红磷燃烧的产物相同)。 ④待白磷燃烧熄灭后,稍加振荡,白烟消失。 ⑤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 b。 ⑥根据 a、b、c 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红磷换为白磷,理由是 。 (2)在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位置的变化情况是 。 A.一直降低 B.一直升高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 (3)若实验非常成功,请写出 a、b、c 三个数据应满足的一个等式关系式 。 (4)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小于理论值的是 。 A.装置气密性不好 B.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适量的水 C.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 D.用木炭代替红磷 (5)结合以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对图乙中AB段与CD段气压上升原因做出简要说明。 例2:(2023八下·杭州期末)小应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思维模型设计了“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他用一个有刻度的去底带塞子的瓶子,塞子上插入温度计和粘有“暖宝宝”贴的铜丝,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查阅资料发现:“暖宝宝”贴内含有铁、活性炭、无机盐、水等物质,可在空气中吸收氧气发生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2H2O═2Fe(OH)2,“暖宝宝”贴吸氧能力强,放热迅速。 (1)从建模角度分析,“利用暖宝宝贴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的操作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 。 (2)2Fe+2H2O═2Fe(OH)2属于 反应(填写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整个实验过程中,瓶内液面的变化情况为 。 (3)小应待反应结束,温度计示数恢复初始温度时记录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应调整瓶子在水中的深度,使瓶子内外液面相平再读取刻度 。 变式训练 1、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 C、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D、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1) (2) 2、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甲)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 ) A、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 B、装置简洁,减少了图甲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C、白磷比红磷着火点高,使用更安全 D、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2024八下·南浔期末)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书本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图乙)装置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