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78239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2-0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310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古诗词,2024-2025,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练习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 冯时行① 湖面层收雨露开,浪声千里急奔雷。 草迎云梦秋光去,帆带衡阳晓色来。 帝子不归②林叶下,楚魂堪吊暮鸿哀。 羁游到此偏增感,况悼长沙③放逐才。 [注释]①冯时行:宋代诗人,生于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的时代。②帝子不归:相传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③长沙:贾谊曾任长沙王太傅,后世称其贾长沙。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洞庭湖。描绘出雄奇壮阔的景象,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展现的意境相似。 B.颔联“迎”“带”二字运用拟人,“秋光去”“晓色来”传达出对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感慨。 C.“帝子不归”借舜帝南巡“不归”的典故,直抒胸臆;“暮鸿哀”写大雁哀鸣,渲染凄凉氛围。 D.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前两联偏重于写景,后两联偏重于抒情。 2.这首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抒发了诗人忧国伤己的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登岳阳楼①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①此诗为大历三年(768)岁暮作。这年春天,诗人乘舟由夔州出三峡,岁暮抵达岳阳。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杜甫只是平平的交代,却蕴含着强烈的今昔对比之感。 B.颔联描绘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写出它极具恢宏的气象。 C.“老病有孤舟”与“百年多病独登台”都表达了孤寂的感慨。 D.全诗融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为一体,强化了诗歌的表现力。 4.本诗与《登高》同为登高抒怀之作,尾联抒发了相同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①无风镜②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③,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①潭面:指湖面。②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③山水色:一作“山水翠”。 5.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请从景物特点和艺术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两首诗的不同。 6.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7.杜甫《登岳阳楼》颔联描写突出了洞庭湖怎样的特点?有什么用意? 答: 8.杜甫《登岳阳楼》颈、尾两联由“家事”写到“国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9.下列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为律诗。律诗属近体诗,成熟于唐朝,分五言、七言两种。 B.首联是说久闻洞庭湖大名,今天终于来到。这与《春夜喜雨》《望岳》开头一样,都是平淡叙述,没有形容,亦没有运用修辞,我们由此能看出杜甫五言律诗的风格。 C.颔联是说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开,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短短十个字,写出了洞庭湖壮丽生动的图景,意境开阔。 D.尾联写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写“我”凭栏眺望之所感。“凭轩”一句与题目“登楼”遥相呼应,收束全诗,从而使全诗浑然一体。 10.请写出这首诗的抒情诗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这些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1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