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80284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课件(共68张PPT)

日期:2025-02-07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108299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考,PPT,68张,课件,规律,世界
  • cover
(课件网) 【必修四全册框架图】 哲学概论 (第1课) 马克思 主义哲学 (第2、3、 4、5、6课)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4课) 唯物辩证法(第3课) 社会历史观(第5课) 人生观、价值观(第6课) 辩证唯物论(第2课) 文化 (第三单元)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7课) 学习借鉴外来有益文化成果(第8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9课) ★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一轮复习 课程标准 高考真题及考点 考情预测 1.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论意义; 2.领会事物发展的实质、发展的状态、发展的过程、事物发展的动力; 3.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认识和解决问题。 课标·考情 2023年 江苏高考 联系观、发展观(主观题、选择题) 2023年 广东高考 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选择题、主观题) 2023年 浙江高考 联系观、矛盾观(主观题、选择题) 2023年 北京高考 矛盾观(主观题) 2023年 湖南高考 发展观、矛盾观(选择题、主观题) 2023年 山东高考 联系观、矛盾观(主观题) 1.高频考点:主要考查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等。 2.考查形式: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考查。 3.命题预测:试题材料多为社会生活、传统文化、时政热点、社会实践等。如运用联系观、发展观和矛盾观深入解读二十大报告,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 考向分析: 1、联系的特征一直是高频考点。高考中既分别考查联系的某个特征,又综合考查联系观的知识,同时,常把联系观与规律、主观能动性、发展观等结合起来考查,其中,用联系的多样性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近年来的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应注意全面掌握。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是近几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均频繁出现,学习时要多结合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例如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等问题。 2、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这个考点在高考中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非选择题也会涉及,但基本上是放在发展观的综合题里,单独考查的题可能涉及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原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一直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对量变与质变的内在关系的理解,非选择题既可单独考查二者关系,又可放在综合题中考查。 3、矛盾观的内容在高考中考查较多,且试题难度较大,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涉及。主要考查对矛盾 概念、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准确理解和运用,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呈现微观提问为主的趋势,查学生准确运用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选择题的考查会结合漫画、古诗词等内容。 课标要求: 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领会联系地、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意义;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 本课知识体系构建 (3.1)联系 (3.2)发展 (3.3)矛盾(对立统一规律) 构成、 引起 根本 内容 根本 动力 总特征 (基本观点) 实质和核心 (根本观点) 第3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唯物 辩证法 世界是怎么样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发展、矛盾的。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基本观点)。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一 考点三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观:对立统一规律)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思考:什么哲学上的矛盾?“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