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87029

5 黄河颂 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日期:2025-02-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1494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课堂,核心,同步,新课标,无忧,黄河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 黄河颂 分层作业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单选题 1.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及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澎湃(pài) 山巅(diān) 九曲连环(qǔ) B.哺育(bǔ) 气魄(pò) 发扬滋长(zī) C.浊流(zhuó) 宛转(wǎn) 一泄万丈(xiè) D.屏嶂(zhàng) 豪迈(mài) 万丈狂谰(lán) 2.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B.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D.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3.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反复) B.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比喻、拟人) C.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夸张、对偶) D.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比喻、拟人)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我站在山顶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B.人是社会之本,人的素质如何,决定一个社会的走向,决定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 C.写字练习进入汇川区中小学课堂,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 D.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更为重要的是能使人读出浩气、骨气、地气、清气 ②不仅传递着古诗词的韵律和丰富的情感 ③那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 ④读诗词,可以让我们学习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气节情怀,汲取诗词歌赋的精神给养 ⑤悠悠中华几千年历史,延绵不绝的,是博大精深的古诗文对炎黄子孙潜移默化的熏陶 A.⑤③④②① B.③④②①⑤ C.⑤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⑤ 6.下列对《黄河颂》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节是朗诵词,第二节是歌词。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并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 B.诗中“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的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C.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长句为主,兼以短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且错落有致。 D.诗中综合运用了呼告、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热情歌颂了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更好地展现了黄河的气势及其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二、填空题 7.《黄河颂》选自组诗   。作者   ,原名张光年。 8.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bì bǎng   。 (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bǔ yù   下/发扬滋长! (3)黄河以它英雄的qì pò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4)惊涛澎湃,掀起万丈kuáng lán   。 9.多音字辨析训练。 屏障    荧屏    屏息凝神    注:看着荧屏   上正在躲避敌人抓捕的战士,她屏   息凝神,双手紧握,生怕战士被抓住。 第二部分 语言、综合素质 三、语言表达 10.【活动三:扬文化精神】 小文搜集了关于黄河文化内涵的文字和两段歌词。请根据提示,完成探究任务。 黄河文化内涵: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符号,是一种国家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命运与共”的家国情怀、“同根同族同源”的民族观念和“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价值理念。黄河文化还蕴含着我国从古至今治国理政的最高智慧,饱含以民为本、人民至上的理念。 (摘自《河南日报》) 歌词一 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节选自《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