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质量与密度(综合测试)———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合集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7、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选错得0分。 1.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石头裂开是由于水结冰后( ) A.质量不变,体积增大 B.密度不变,体积增大 C.密度增大,体积增大 D.质量增大,体积增大 2.小兵在住宅楼里乘电梯时,看到了一张限乘说明,如图所示。其中表示该电梯最大限乘质量的“载重”栏数字单位模糊,该电梯的最大限乘质量“1000”的单位应为( ) A.吨 B.克 C.千克 D.毫克 3.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有体积相同的液体,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铝块、铜块和铅块分别放入这三个烧杯中(),金属块完全浸没于液面以下,且不与液体反应,液体不溢出,液面最低的是( ) A.放入铝块的杯子 B.放入铜块的杯子 C.放入铅块的杯子 D.无法判断 4.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矿石的密度。图甲和图乙分别是测量矿石质量和体积的情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矿石的质量为52g B.矿石的体积为 C.矿石的密度为 D.若按先乙后甲的顺序测量密度会使结果偏小 5.密度与生活有紧密的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 B.一壶食用油,壶上标有“5L”字样,则该壶中油的质量小于5kg C.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小,性能优良的材料制造 D.氧气瓶中的氧气用掉一半,瓶中氧气的体积不变,密度不变 6.图甲为0~12℃范围内一定质量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同体积的水在温度为4℃时质量最大 B.在0~12℃范围内,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C.图乙中从A到E,湖水的温度逐渐降低 D.测量0~12℃水温时,可以用水做温度计中的液体 7.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将甲、乙沿水平方向切去高度,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与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乙的棱长为30 cm,下列选项正确的是(g取10 N/kg)( ) A.乙的密度为 B.未切前,甲的质量为24 kg C.图中 D.图中 8.如图甲所示,将一圆柱体木块用细线拴在没有水的容器底部,然后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图乙是木块所受浮力随容器中水的深度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刚好浸没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600Pa B.木块的重力为10N C.木块的底面积为 D.木块的密度为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7分。 9.一辆货车的载货量为40 t,货箱容积为,建材公司用这辆货车运送钢材,按规定不能超载,该货车的空间利用率最大只达到_____%,为使其空间利用率达到100%,公司决定将钢材和板材两种货物混装,则钢材的质量不能超过_____t(结果保留1位小数),已知钢材的密度,板材的密度,忽略材料间的间隙。 10.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华同学测得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与液体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液体的密度为_____,空烧杯的质量是_____g。 11.如图所示,点燃两根长度不同的蜡烛A、B,用大烧杯盖在上方,蜡烛A先熄灭,这是由于杯内温度较高的二氧化碳的密度比温度较低的空气的密度小,使二氧化碳聚集在烧杯的_____(填“上方”或“下方”)所致;由此可知,当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应该_____(填“站立”或“爬行”)前进,迅速逃离火灾现场。 12.小明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此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小明接着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