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物态变化(基础训练)———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合集 1.夏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逐渐变干,这一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汽化 C.凝固 D.液化 2.下列关于如图所示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 B.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C.它的分度值是1℃ D.它的示数是8℃ 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在“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这句诗中,关于露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化 B.凝华 C.升华 D.汽化 4.下列劳动实践活动中,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的是( ) A.为种植的菜苗盖上地膜 B.给移栽的大葱剪掉葱叶 C.将采摘的果实低温储藏 D.把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 5.下列物质中,均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 A.塑料、沥青、蜂蜡 B.固态水银、玻璃、海波 C.蜂蜡、铁、松香 D.水晶、食盐、锡 6.据《天工开物》记载,可从朱砂矿石中提炼水银(液态汞)。如图所示,给密闭锅内的砂矿石加热,就会在倒扣的锅壁上布满水银。在倒扣锅壁上形成水银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凝华 C.液化 D.汽化 7.如图是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凝固点是40℃ B.在0至5min时间内,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BC段温度保持不变,物质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D.在CD段物质处于固态 8.如图所示的气体打火机中的丁烷气体是通过_____的方法变成液体储存在打火机中的,按下阀门使用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 9.如图所示,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的水开始沸腾以后,碗中的水却不沸腾,这是因为锅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此时碗中的水_____达到沸点,_____继续吸热。(均选填“能”或“不能”) 10.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冬天,吉林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是“-17℃”,读作_____。 11.填写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霜的形成_____; (2)冰雪化成水_____; (3)灯泡中的钨丝变细_____; (4)冬天的早晨,能看到呼出的“白气”_____。 12.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划线处涉及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四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提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①_____②_____。 13.小兰同学暑假在农村的爷爷家帮忙晒从稻田里收割回来的稻谷时发现:稻谷晒得面积越大就会干得越快,小兰想知道影响水分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于是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①通过甲、乙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气快慢与水的_____有关; ②通过甲、丁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气快慢与水的_____有关; ③通过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气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④本探究实验主要采用了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_____法。 14.在做探究“水的沸腾规律”的实验时,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甲实验装置完成实验。 (1)实验前,是否需要点燃酒精灯?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2)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水沸腾时,水中气泡情况如图_____(选填“A”或“B”),根据收集的数据画出温度—时间图象a,由此可以判断出当地的大气压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