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87310

专题七 压强(训练)(含解析)——2025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共3份打包)

日期:2025-02-0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23394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物理,3份,备考,复习,一轮
    专题七 压强(基础训练)———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合集 1.下列实例中,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工作的是( ) A.茶壶 B.水泵抽水 C.吸管吸饮料 D.吸尘器 2.如图所示的盲道,表面有不同形状的凸起是为了( ) A.增大压强 B.增大压力 C.减小压强 D.减小压力 3.下列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船闸 B.抽水机 C.水库大坝 D.吸盘 4.下列事例中,利用了大气压的是( ) A.小南用钢笔吸取墨水 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小开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 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5.下列生活事例采取的做法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刀刃磨得锋利 B.书包带做得很宽 C.火车钢轨下垫上枕木 D.雪橇板做得比较宽大 6.如图所示,一空茶壶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茶壶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B.茶壶对地面的压力就是茶壶所受的重力 C.倒入水后,茶壶对桌面的压强增大 D.茶壶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7.(多选)以下是关于压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很大 B.图乙中玻璃管倾斜或者变粗时(试管口始终在液面下),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C.图丙中气压计从深圳拿到西藏,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将升高 D.图丁中从管的一端吹气时,连通器两端A液面上升、B液面下降 8.(多选)一锥形玻璃杯去底后如图甲所示,用橡皮膜扎住一端开口,往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用橡皮膜扎紧另一端(两端均不漏水)。将杯子拿在手中,先后将面积较大和较小端朝下时观察到橡皮膜的形状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去底后,两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杯”是连通器 B.如图乙、丙所示,橡皮膜向下突出,说明橡皮膜受到了力的作用 C.用该“玻璃杯”装水时,侧壁没有向外突出,所以玻璃杯侧壁没有受到水的压强 D.图丙中橡皮膜比图乙中橡皮膜更加突出,说明该“玻璃杯”较小端向下时,水的深度更深 9.如图所示,质量均匀的长方体重为7N,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子的接触面积为,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Pa;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的阴影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会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0.小红在超市买了很多食品,她用塑料袋提着时,感到手被勒得很痛。请你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给她提一个减小痛感的建议:_____,这样做是利用_____ 的方法来_____袋子对手的压强。 11.如图所示,当茶壶内盛满水,水面可到达图中位置_____(选填“A”或“B”)。 12.如图所示,高铁行驶时带动周围空气运动,使高铁周围气压_____而容易出现危险。现高铁提速,则候车的乘客与行驶的高铁之间的安全距离应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小明即学利用A、B两物体和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得到的结论: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若要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____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她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 14.小明利用一个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操作如图所示。另一组的小芳在完成图乙的实验后,将探头固定在水中不动,又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也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的结论。请你解答: (1)实验中通过压强计的_____反映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 (2)实验前,若压强计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首先应该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