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88513

2025年贵州省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教材系统复习-模块一 声学(含答案)

日期:2025-02-1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11364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复习,2025年,贵州省,中考,物理,一轮
  • cover
2025年贵州省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教材系统复习-模块一 声学 考点梳理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6年3考)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 ,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特别提醒】“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并不意味着“振动停止,声音立刻消失”,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能继续传播并存在. 2.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声,真空 传声. 3.声速 (1)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1秒内传播的距离.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中次之,在 中传播最慢. 【特别提醒】不同频率的声音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的传播与温度有关,同种介质不同温度下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3)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s以上,人耳就能够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否则回声将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利用回声测距:s=vt. 【即时训练】 小提琴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的 产生的,琴声通过 传到人耳. 二、声音的特性(6年5考) 1. 、 、 称为声音的三要素. 2.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对比 定义 决定因素 说明 音调 声音的高低 物体振动的频率 俗称声音的“粗”“细” 响度 声音的大小 物体振动的振幅与距声源的距离 俗称音量的“大”“小” 音色 声音的特色、品质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区分发声体的依据 【即时训练】 1.乐队演奏时,有经验的听众仅凭音乐声也能分辨出乐器的种类.这是由于不同乐器在演奏时发出声音的 (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2.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音律最全的一套编钟.演奏者敲击编钟使其发出悠长的声音,编钟振动幅度越大, 越大;编钟振动频率越高, 越高. 三、声音的利用(6年3考) 1.超声波、次声波 超声波:高于 Hz的声音.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在媒介中传播时能产生巨大的能量. 次声波:低于 Hz的声音.破坏性强,危害性大. 2.声音可以传递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蝙蝠采用的是 的方法.监测 可预报地震、海啸等. 3.声音可以传递 ,声是一种波,具有能量.超声波的 、 ,可用来除去结石、清洗钟表等. 四、噪声及其控制(6年1考) 1.噪声的概念 (1)物理概念:由于发声体做 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2)环保概念:一切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人们用 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其符号是 ,为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 3.控制噪声的方法:(1) .(2) .(3) . 演练提升 声音的特性(6年5考) 1.端午赛龙舟,选手们奋力挥桨划水使船快速前进.岸上锣鼓喧天,加油呐喊声震耳欲聋.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的 大. 声音的利用(6年3考) 2.医生利用听诊器检查心脏的工作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声现象综合(6年4考) 3.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它们发出声音的 (填“音调”或“音色”)不同.生活中,可以用超声波清洗仪器、眼镜等,这说明超声波能传递 . 第3题图 第5题图 4.音乐课上,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演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歌声是由声带 产生的.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 处减弱噪声. 5.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竹管上端,就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在现场观看表演的人听到的哨音是由 传入耳朵的;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度吹竹管上端时,吹出哨音的 (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会发生变化. 6.云南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源头,赶马人喜欢在马的脖子上系个铃铛,当马帮在山间行走时,叮叮当当的铃声传出山外,故有“山间铃响马帮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