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深圳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 说明: 1.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考点、考场号和座位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好。 2.全卷共6页。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3.作答单项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非选择题,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其答案一律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万物生生不息, “变”是永恒主题。 【回顾 ·变】 一、按要求完成1~5题。 (共5题,共13分) 【围屋说“围” 】 围屋是围起来的建筑。俯瞰围屋,其整体结构像个巨大的“围”字(如图1)。汉字中像“围”这样带“口” (读wéi)的字还有很多,有的表示围起来的地方,如“圈”是古人养牲畜的地方,yuán“ ① ”是种果树的地方,pǔ“ ② ” 是种菜的地方。 围屋是以堂屋为中心向外扩展而形成的庞大建筑体。家族世代居于其中,老少其乐融融,这场景正如对联所言“一围居室▲▲▲,四方天地家国情” 。 围屋镌刻着客家人大迁徙的历史,留存了传统文化印记。当时代的脚步沿着青石板路悄然而来,人们走出古老的围屋▲奔赴广阔的天地;而围屋大门的漆色渐渐斑驳,院内幽深的寂静敲打着斜阳…… 1.请写出第一段①②两处的汉字。 (2分) 2.将第二段对联缺失部分▲▲▲补充完整,最合适的一项是( ) (2分) A.山川美 B.千秋歌 C.四季诗 D.天伦乐 3.根据语境,第三段中▲处应填入的一个标点符号是( ) (2分) A.顿号 B.逗号 C.分号 D.句号 【古居破“围”】 久围则困, 困则破“围”,破而求变。早在1996年,深圳围屋“鹤湖新居”就改建为客家民俗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历史;2024年元宵节期间, “万居·咏月”诗词灯会深圳围屋“大万世居”举办,市民们相聚围炉煮茶,一时丝竹绕耳,不胜惬意。 4.请结合“古居破‘围’”相关文字和图2,归纳古居更新变化特点。 (3分) 5.作为城市的一员,请你在“我” “古居”之间加入一个动词,表达你与古居这种文化源的关系,并对此作简要阐释。 (4分) 二、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完成第6~10题。 (共5题,共2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名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 节选自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燕市①带面衣②,骑黄马,风起飞尘满衢陌。归来下马,两鼻孔黑如烟突 。大官传呼来,百姓窜▲不及,狂奔尽气,流汗至踵。 遥想江村夕阳,渔舟投浦,返照入林,沙明如雪;花下晒网罟 ,酒家白板青帘,掩映垂柳,老翁挈鱼提瓮出柴门。此时偕三五良朋,散步沙上,绝胜长安骑马冲泥也。 (节选自明代屠隆《在京与友人书》,有删减) 注释:①燕市:明都城北京。②面衣:面巾。③烟突:烟筒。④投:停靠。⑤罟(gǔ):捕鱼的网。 6.甲文加点的词语中,最适合填入乙文的是( ) ( 2分) A. 通 B. 还 C. 避 D.延 7.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咸来问讯。 (2分) (2)沙明如雪。 (2分) 8.甲乙两文描绘的乡村生活,都富有人情之美。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分) 9.两位同学围绕甲乙两文内容展开对话。请将对话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