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3141

4.2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同步课时训练(有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日期:2025-05-1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14859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必修,选择性,2019,科版,生物,学期
  • cover
4.2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同步课时训练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以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D.预防接种麻疹疫苗 2.如图为人胃部活动的有关调节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促进胃幽门黏膜细胞分泌胃泌素的调节是神经调节 B.胃酸可以杀死胃内的大多数细菌,属于免疫第一道防线 C.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不作用于神经元 D.胃泌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胃黏膜壁细胞传递信息 3.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组成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等组成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B.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并且都具有特异性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吞噬细胞不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而淋巴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4.发生过敏反应时,肾小球的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会进入尿液,从而使机体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溶质的绝大部分是蛋白质 B.血浆蛋白丢失有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C.血浆蛋白丢失会引起组织液增加,引发组织水肿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需通过毛细血管壁才能进入血浆 5.树突状细胞因其表面具有树枝状突起而得名,广泛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能够吞噬、呈递抗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树突状细胞属于淋巴细胞 B.树突状细胞来源于神经干细胞 C.树突状细胞可参与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树突状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6.人体内淋巴细胞的分化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序号代表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胸腺是T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B.①表示T淋巴细胞,在血液中分布有该细胞 C.②表示B淋巴细胞,在淋巴液中分布有该细胞 D.①和②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7.人体皮肤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病菌感染,主要原因是伤者的( ) A.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 B.细胞免疫作用减弱 C.抗体产生的数量不足 D.过敏反应增强 8.当细菌、病毒等进入人体时,免疫系统会调动白细胞和某些化学物质进行保护,这种反应通常被称为发炎。天然抗氧化剂多酚存在于各种果蔬、茶、咖啡、红酒等中,有助于减少体内导致炎症发生的氧化应激,从而保护人体健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当细菌、病毒等进入人体时,首先受到破坏的是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B.免疫活性物质只能由免疫细胞产生 C.多酚能清除体内自由基,阻断氧化反应,可以提升人体免疫力 D.多酚类物质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能延缓机体的衰老 9.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 ①胃液中的胃酸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的溶菌酶对病菌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细胞的对病 菌的吞噬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清扫作用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 细胞与靶细胞接触⑦体液中溶菌酶对病菌的分解作用 A.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⑦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⑦ 10.根据所学相应知识判断,下列关于狗肠胃部活动有关调节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中,用盐酸促进促胰液素的分泌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胃酸可以杀死胃内的大多数细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不作用于神经元 D.刺激神经纤维某处,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 11.下列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 A.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 B.扁桃体和淋巴结 C.胸腺和脾脏 D.皮肤和黏膜 12.下列关于免疫细胞和免疫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胃液呈强酸性,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B.巨噬细胞能将抗原信息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C.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