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沟县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 总 得 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依托馆藏甲骨首次举办“证古泽今———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文化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下列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 ) A. 世界上发现迄今最古老的文字 B. 能印证《史记》中夏朝的记载 C. 体现中国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 D. 按史料类型分类属于二手史料 2. 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 A. 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 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 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3. 史料记载:“(周公)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说明,西周的分封对象主要是( ) A. 姬姓王族 B. 周天子姻亲 C. 战争功臣 D. 先帝后裔 4. 下表反映出春秋战国的时代主题是( ) 学派 主张 儒家 以德治国:有德行的君主能治理好天下 道家 以道治国:遵从规律,无为而无不为 墨家 以爱治国: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 法家 以法治国:制定法律、制裁民众不法行为稳定社会 A.重建政治秩序 B.变革政治制度 C.发扬民本思想 D.构建官僚政治 5.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仅记录到河南2次;周代记录到陕西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各1次。对大瘟疫的记录情况表明,商至秦汉( ) A.大瘟疫从中原向南方扩散 B.大瘟疫发生频率逐渐加快 C.中原人口不断向周边迁移 D.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6.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秦朝中央职官除三公九卿外,还有上卿级别的前后左右将军,负责掌管京师治安的中尉,负责修筑宮廷的将作少府等等。这些职官不由世袭而来,而由皇帝亲自任命。由此可知,秦朝中央官制的设置(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有利于提高政权的运行效率 C.开创官僚政治的运行模式 D.表明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7.秦朝时期,“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这反映出秦朝( ) A.实行依法治国 B.百官胆小怕事 C.皇帝独裁专断 D.行政机构缺失 8.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甚大之绩效”指郡县制 A.导致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D.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9. 唐太宗从历史上认识到周、秦统治时间的长短在于统治者本身,周因“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持久;秦因“恣其奢淫,好行刑罚”,故而短暂。他因此采取的措施是( ) ①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②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③首创殿试,完善科举 ④崇文抑武,大兴文治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0.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 A.行政事务 B.军事管理 C.监察事务 D.财政管理 11 .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统治难题,如前秦统治者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尊儒重教、移民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