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3546

河南省扶沟县县直高中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589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河南省,答案,试卷,历史,考试,次月
  • cover
扶沟县县直高中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 历史试卷 (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 总 得 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考古学证明,距今约5000年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时期,万邦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天文等建筑以及各种礼器。这反映了( ) 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 B.祭祀之礼源于龙山文化时 C.古代中国天文学非常发达 D.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 2.据《礼记·礼运》记载,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社会之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这表明“小康”之世( ) A.阶级矛盾变尖锐      B.是历史倒退的体现 C.开始出现分封制 D.具有浓厚血缘色彩 3. 春秋时期,周襄王被其弟太叔带赶跑,晋文公约会诸侯用武力平定了太叔带的叛乱,恢复了周襄王的地位,博得了“尊王”的美名。城淮大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其霸主地位得以认可。这说明( ) A.传统政治体制受到冲击 B.晋文公成为第一个霸主 C.宗法制度已经开始瓦解 D.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4.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嫛、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B.中原地区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C.成套铁农具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 D.战国时期随葬品以铁器为主 5.孔子在论语中曾38次提到“信”,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把“朋友有信”纳入“五伦”之中;荀子认为讲诚信则政治公正清明。这表明当时儒家( ) A.顺应自然追求个性 B.重视塑造忠君思想 C.力图维护伦理秩序 D.积极建构文化认同 6.秦汉时期实行朝议制度,国家大事皆由朝臣讨论后向皇帝提出意见,最后由皇帝裁定。这一制度( ) A.完全避免了决策失误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D.表明皇帝充分重视民意 7.“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秦朝的郡县制( ) A.地方所有官吏均由中央直接任免 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 C.彻底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D.郡守县令仍然享有大量封地 8. 唐太宗从历史上认识到周、秦统治时间的长短在于统治者本身,周因“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持久;秦因“恣其奢淫,好行刑罚”,故而短暂。他因此采取的措施是( ) ①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②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③首创殿试,完善科举 ④崇文抑武,大兴文治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9.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 A.行政事务 B.军事管理 C.监察事务 D.财政管理 10.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 A.利于加强控制地方 B.旨在终结丞相制度 C.有利于加强皇权 D.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11 .开元年间,唐玄宗改贞观十道为十五道,每道设立一名固定的监察官员采访处置使。玄宗后期,在设置节度使的道内出现了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一身的现象。这一变化(  )。 A.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B.促使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 C.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2.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