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3554

河南省商水县第一高中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2178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一,河南省,考试,答案,试卷,历史
  • cover
商水县第一高中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 历史试卷 (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 总 得 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陕西临潼姜寨村遗址是中国迄今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面积最大的一个遗址。在这个遗址中,考古发掘出了大批的文物古迹,但不会出土( ) A.公共墓地 B.石器工具 C.铁制农具 D.精美陶器 2. 1963年发现于陕西宝鸡的“何尊”,底部铭文有“宅兹中或(國)”字,体现了西周时期周王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性意义。当时维护周王这一地位的地方管理制度是( ) A.井田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 3.《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的是( ) A.武王克商 B.平王东迁 C.诸侯争霸 D.王室衰微 4. 汉武帝在位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收入采取的经济措施包括( ) ①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②实行盐铁官营 ③国家插手并经营商贸 ④“废井田,开阡陌”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5.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从咸阳直通北边九原的直道,“长千八百里”。这项措施( ) A.促进了北疆与内地的交往 B.加速了国家完成统一进程 C.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使匈奴这一民族得以消亡 6. 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称“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而土为“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故改拓跋氏为元氏。这表明孝文帝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是( ) A.宣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B.加强拓跋氏对中原的统治 C.缓和鲜卑族与汉族的关系 D.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 7.下列中国古代科技著作中,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是( ) A.《黄帝内经》 B.《齐民要术》 C.《九章算术》 D.《神农本草经》 8. 唐太宗从历史上认识到周、秦统治时间的长短在于统治者本身,周因“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持久;秦因“恣其奢淫,好行刑罚”,故而短暂。他因此采取的措施是( ) ①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②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③首创殿试,完善科举 ④崇文抑武,大兴文治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9.唐代前期,各地负责监察的刺史其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地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 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 地方官制的失当削弱了中央集权 D. 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10 .以下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宋明时期儒学家籍贯分布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西学东渐的影响 B.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 经济重心的转移 D. 文化政治中心东迁 11.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 ) 长城 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A.抵御了匈奴侵扰 B.削弱诸侯国势力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巩固统一 12. 下图为《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描绘的是唐朝敦煌地区最高统治者张议潮接受唐朝廷敕封为河西节度使后,统军出行的浩大场面。下列与图片历史信息相关的是( ) A.节度使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 B.节度使镇守边关,享受超官秩的仪仗 C.节度使接受敕封,加强了皇权统治 D.藩镇势力强大,削弱了中央集权 13.东汉时,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