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3569

河南省太康县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3780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河南省,月考,答案,试题,历史,考试
  • cover
太康县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 历史试卷 (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 总 得 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表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距今 170 万年的元谋人门齿化石发掘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发源地 B 良渚遗址发现了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C 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夏朝出现牛耕 D 《周易》中记载神农氏教天下耕作 周代出现刀耕火种 A. A B. B C. C D. D 2.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商汤灭夏 B. 犬戎破周 C. 武王伐商 D. 平王东迁 3. “这一学派推崇自然法,否定人为法,强调‘不争’,反对滥杀。”“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的是( ) A. 孟子 B. 老子 C. 韩非子 D. 墨子 4. 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表现在( ) A. 联络西域,夹击匈奴;通婚和亲 B. 讨伐匈奴;南征百越,开凿灵渠 C. 修建驰道,设置驿站;开发象郡 D. 构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5. 汉代被举孝廉后在中央以郎署为主,再迁为尚书等官,在地方的则为令、长,再迁为太守等。而晋朝天位从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政治口号,树立了很多孝的典型,因孝被荐的官员大多委以虚职。这种不同说明( ) A. 汉晋“独尊儒术” B. 晋朝孝文化功利色彩浓厚 C. 汉朝实行察举制 D. 晋朝儒道佛“三教并行” 6 历史地图是历史学习的基本依据之一,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开创了“文景之治” B. 削弱了诸侯国势力 C. 巩固了大一统国家 D. 开通了“丝绸之路” 7. 西晋末年始,北方人口因动荡大量南迁,南迁人口未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东晋于咸和年间(326~334年)开始实行“土断政策”,即取消客籍户,“不论侨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这一变化( ) ①抑止了士族势力膨胀②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③有利于民族间的交融④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8.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某校学生梳理10-13世纪的历史知识时制作的表格,与表中序号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 少数民族 主要活动 ① 916年建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 ② 定都兴庆,创制文字,模仿北宋制度 ③ 与南宋长期对峙,后现“大定之治” ④ 完成全国统一,进行地方制度创新 A. ①契丹②党项③女真④蒙古 B. ①鲜卑②女真③蒙古④满洲 C. ①契丹②吐蕃③女真④满洲 D. ①鲜卑②女真③党项④蒙古 9.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汴京城)东华门外,市井最盛,盖禁中(指帝王所居的宫苑)买卖在此。凡饮食、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鹑兔脯腊、金玉珍玩衣着,无非天下之奇。”材料反映了当时( ) A. 纸币开始出现 B. 海外贸易繁荣 C. 城市市场活跃 D. 榷场贸易兴盛 10. 元朝时某宰相向皇帝上奏说: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以程子、朱子注解为主,是修己、治人之学。这一主张( ) A. 否定了隋唐的科举取士制度 B. 强调治国人才的德行修养 C. 利于人才选拔的公平化化 D. 表明理学开始受到官方推崇 11. 长期以来,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是在内廷管理文件之意,侍中(门下省长官)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