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3582

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4042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一,河南省,答案,试卷,历史,考试
  • cover
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 历史试卷 (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 总 得 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陕西临潼姜寨村遗址是中国迄今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面积最大的一个遗址。在这个遗址中,考古发掘出了大批的文物古迹,但不会出土( ) A.公共墓地 B.石器工具 C.铁制农具 D.精美陶器 2.据《礼记·礼运》记载,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社会之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这表明“小康”之世( ) A.阶级矛盾变尖锐      B.是历史倒退的体现 C.开始出现分封制 D.具有浓厚血缘色彩 3. 进入春秋以后,郑国开垦了“蓬蒿藜藿”之地;晋国开垦了狐狸豺狼所居的“南鄙之田”;宋郑之间的“隙地”(可垦而未垦之地),也在被压榨的奴隶的辛勤劳动下开垦出来。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春秋奴隶制发展成熟 B.土地国有制度的瓦解 C.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4. 某学者评价“百家争鸣”时指出:“正是这一时期(战国时期)的政治混乱才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由此可见( ) A.战国时诸子百家开始出现 B.争鸣核心是重建社会秩序 C.文化的繁荣源于社会混乱 D.诸子百家改变了现实政治 5. “考秦之制,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这反映了秦朝(  ) A.构建起隶属于丞相的监察体系 B.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完成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 D.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基本原则 6.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C.皇权至高无上 D.书同文,人同伦 7.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皇权至上 C.官员众多,政务繁忙 D.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8. 唐太宗从历史上认识到周、秦统治时间的长短在于统治者本身,周因“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持久;秦因“恣其奢淫,好行刑罚”,故而短暂。他因此采取的措施是( ) ①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②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③首创殿试,完善科举 ④崇文抑武,大兴文治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9.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 A.行政事务 B.军事管理 C.监察事务 D.财政管理 10.观察下图,你认为这两次改革具有的共同本质特点是(  ) A.都促进了封建化的进程 B.都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11 .以下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宋明时期儒学家籍贯分布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西学东渐的影响 B.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 经济重心的转移 D. 文化政治中心东迁 12.晋室南迁后,上层土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 ) A. 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 B. 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 C. 考试选官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