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3592

河南省项城市老城高中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4229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河南省,城市,老城,高中,第一,次月
  • cover
项城老城高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考试 历史试卷 (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 总 得 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大汶口文化的早期墓葬中并无葬具,而中、晚期墓葬发生了变化。大墓不但规模大,且常有木椁葬具,随葬品丰富精美,如有洁净的白陶、乌黑而略带光泽的黑陶和优雅的彩陶,还有玉器、石器、象牙器、骨器等。小墓墓坑窄小,有的仅随葬1件陶鼎。由此说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 ①创建了国家的雏形 ②出现贫富分化 ③生产力水平提高 ④产生了私有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习近平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说“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新华网“讲习所”也推出《习近平春节“走亲戚”:满满的都是牵挂》。无论是国家领导还是平民百姓,春节是中国人万水千山的追逐,牵挂是中国人心里永恒的情愫。这一切是对哪种制度的历史传承?( )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中央官制 D. 世袭制 3. 许倬云说:“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 国家权力与家庭关系结合 B. 未能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 王权与神权高度结合 D. 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 4. 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 A. 民贵君轻的主张 B. 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C. 克己复礼的思想 D. 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5.38.宋太宗曾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优不过边事,皆可预防。唯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宋太宗有此“用心”主要是因为( ) A.唐中叶至五代政局给宋太宗的启示 B.宋太宗夺取帝位的方式 C.安史之乱给宋太宗的经验教训 D.辽与西夏的政权严重威胁北宋统治 6.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 ) A.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 B.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 C.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D.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的突出表现 7.秦朝,三公九卿的官署在禁宫之内。东汉,尚书台被置于禁宫之内,三公九卿的官署被归于外朝请出了宫城。唐长安大明宫内,门下中书二省分列宣政门左右,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明清官署除了军机处均被移到紫禁城之外。以上变化表明( ) A.家事与国事逐渐分离 B.官制变化影响城市布局 C.中央行政机构的完善 D.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 8.魏晋时期的知识分子不仅思想活跃,行为也展现出一种自信、风流潇洒、不滞于物、不拘礼节、特立独行、清静无为的特点。他们还颇喜雅集,谈论自然之美和一些玄之又玄的话题,对当时 政权分立、民族纷争的现实似乎毫不关心。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 A.道家思想得到复兴 B.士族政治僵化腐朽 C.佛教实现了中国化 D.儒学丧失主流地位 9.史料记载汉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与周朝措施的共同点是( ) A. 以加强中央集权制为目标 B. 改变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C. 试图通过分封来巩固统治 D. 推动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发展 10.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明代医学家叶文龄说:“医,仁术也,爱之道也。”材料表明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 ) A.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B.得益于大一统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