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3680

18 文言文二则 铁杵成针 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02-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189112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课件,3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铁杵成针 1.他是唐代诗人。 2.他的诗歌豪迈奔放、想象奇特。 3.他是浪漫主义诗人。 4.他被人们称为“诗仙”。 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位诗人。 答案是:李白 李白,字太白,他的诗歌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 铁杵成针 chǔ 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铁杵 铁棒被磨成了绣花针。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逢 还 卒 媪 ǎo huán zú féng 写生字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师生共读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铁杵成针①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②是溪,逢老媪方③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④,还卒业⑤。 注释 ①本文选自宋代祝慕在《方舆胜览·眉州》。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②【是】这。 ③【方】正在。 ④【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⑤【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传 弃 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放弃 传说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划节奏 注意停顿 世传 李太白 读书 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老媪 老妇人 ③【方】正在。 方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划节奏 过 是溪,逢 老媪 方磨铁杵。 注意停顿 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 “(我)想把它磨成针。” 问之,曰:“欲作针。” ? 铁杵 针 锲而不舍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④【感其意】被她在意志感动。 ⑤【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磨铁杵” “还卒业” “磨铁杵” “磨铁杵” 我说你找 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问她在干什么, 老妇人说:“我想把 它磨成针。” 问之,曰:“欲作针。” 我说你找 我说你说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了。 我说你说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那里磨铁棒。 读课文,读出节奏。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 象耳山下。世传 李太白 读书 山中,未成,弃去。过 是溪,逢 老媪 方磨铁杵。问之,曰:“欲 作针。”太白 感其意, 还 卒业。 配乐朗读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②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③大姓④文不识⑤,家富多书,衡乃与⑥其佣作⑦而不求偿⑧。主人怪⑨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⑩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   ①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②穿壁:在墙上找洞。 ⑦佣作:做雇工辛勤劳作。 ③邑人:谓同县的人。 ⑧偿:值,指报酬。   ④大姓:富户。 ⑨怪:感到奇怪。   ⑤文不识:姓文名不识。 ⑩资:借。   ⑥与:帮助。       推荐阅读: 《悬梁刺股》 《高凤流麦》 《程门立雪》 《孟母三迁》 《手不释卷》 孙敬和苏秦 高凤 杨时和程颐 吕蒙 孟母和孟子 读一读古人关于读书求学的故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