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96203

16.2登泰山记 教案

日期:2025-02-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517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6.2,泰山,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登泰山记 【教学目标】 目标项目 目标内容 知识目标 ○进一步积累文言词法、句法和文学文化常识,能熟练朗读。 ○欣赏精彩的写真片断,品味形象而优美的语言。 能力目标 ○学习文章笔法简练的特点,提高鉴赏能力。 ○了解姚鼐及“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理论,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陶冶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信息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培养获取网络信息,整理和加工网络信息的能力和素养。 【教学重点】 1.疏通全文,加强重点字词句的落实,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理出文章写景顺序,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熟读全文。 【教学难点】 通过文章简约的语言,体会姚鼐及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的特点,并做出一定的评价。 【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学生特点: 1.电脑操作水平: 高一年级的学生有较好的电脑操作基础,可以熟练地打开文件,应用Word进行编辑,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浏览网页,利用百度等网站搜索相关资料。但在庞杂丰富的网络资源面前,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搜索有用信息,筛选重要信息,从而对信息进行有效合理的加工整理。 2.知识能力储备: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还需注重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理解并掌握词类活用,为进一步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但阅读不止如此,还需着重培养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文学文化知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3.个性心理特征: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加强,学生渐渐地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高一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且竞争意识不断加强。教师应加强理论指导,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加强师生、生生的协作交流。 学法:自主学习;协作式学习。 【教学准备】 1.情境导入 播放《泰山风光片》的片段,创设情景,铺设好情感场,使学生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感受泰山的神秀壮丽,唤起对泰山的向往。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 2.检测反馈 事先已要求学生充分预习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文言常识设置一定的练习来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检测分为五部分:文学常识、字词注音、重点字词解释、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检测时强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方面使字词知识得以巩固,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初步扫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为下面分析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3.研读课文 ①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引导学生用最精练的语言归纳出文章每一段内容要点,画出登山线路。 ②细读课文,领会文章内容 精读文章重点段落,体会泰山日出的美景,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③配乐朗读 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过程的设置,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为进一步鉴赏课文奠定基础。 4.创设问题情景。 在完成对课文基本内容的学习后,引导学生如何鉴赏文学作品。学生结合以往学习经验提出了从几个方面来鉴赏这篇文章,教师帮助梳理,最后确定为本课堂的三大学习主题。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符合新课程要求。 5.网上学习探究 学生使用搜索引擎对自己所研究的方向搜集、整理资料,教师也适当地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线索(如推荐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的相关网址),学生在搜集、整理、加工、应用网络资源的同时发展自身自主的学力,如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利用和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等。 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