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祝 福 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1 . 了解作者及作品有关背景; 2 .梳理人物关系,厘清本文的情节发展脉络; 3. 掌握本文塑造人物的手法,鉴赏“祥林嫂”这 一 人物形象,探究其悲剧形成的根源。 学习目标 一、导入新课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一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 是 ‘吃人!' ” 《狂人日记》 ——— 国百姓而言,不敢对生活有什么奢求,他们只求生能 存 命, 死后安魂。可尽管是如此可怜的要求,也被社会冷 漠地拒绝。这即 鲁迅先生所谓“想做奴隶而不得”。在 一 片爆竹声中, 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可怜女人(祥 林嫂),躺在了写着“ 吃 人 ”二字的历史书卷之上! 在浸透着封建文化的环境之中,对于那些活着的中 1 . 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 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文学家、思 想家和革命家。 其作品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 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 斗精神。 1918年5月,第一次以“ 鲁 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揭 露和抨击,奠定了其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 1921 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 正传》,是中国现代文 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 小说集: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 历史小说) ● 散文集:《朝花夕拾》 ● 散文诗集:《 野 草 》 ●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 集》 (1)人物(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 (2)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3)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三 要 素 : 主要作品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仍然 顽固地束缚着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更是受尽了剥削和压迫, 承受着难以想象的 肉体上和精神上 的双重重压。因 此,妇女的思 《 祝 福 》创作于1924年2月7日。 是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 故事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状。 想解放问题也成了这个时期鲁迅探索的主要问题。 2 .背景介绍: "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的一种迷信习俗,每 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 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 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照老年人的说法,天上的菩萨,不进不洁之家。因此,祝 福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掸扫、洗刷得干干净净。 3 . 解题: 口什么是“祝福” (1-2)序幕:鲁镇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3-33) 结 局 :祥林嫂孤寂地死去 (34-53) 开 端:祥林嫂初到鲁镇 (54-65) 发展:祥林嫂被迫改嫁 (66-111)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 (112)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览课文,厘清文章结构层次。 倒 叙 情节结构 Tips: 叙述方式的作用 顺叙:可以使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分 明、层 次清晰。 倒 叙 :造 成悬 念,引人入胜。 插 叙 :对小说的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构成必要的补 充, 使情 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 补 叙 :使故事内容更加完整。 平 叙 :使故事发展的叙述更加清楚,照应更加得体。 *倒叙作用: 结构上: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 对读者有一定的吸引力; 内容上: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 对 比 ,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文章的主题。 祥林嫂 早 年丧夫, 中年 丧子,有着极为 不 幸 的悲惨境遇。她曾经在鲁四老爷家做帮佣, 在柳妈劝说下捐过门槛,后来沦为乞丐,最 后死在了祝福之夜。 2.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鲁迅的小说中有三个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