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学写古诗词鉴赏文章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古人留下的精神财富。每一首诗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我们可以从学习过的诗词中选取素材,写一篇鉴赏文章。可从语言、构思、意象、情感、风格等方面选择一两个角度,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分析自己阅读欣赏获得的审美体验。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展示 气象宏伟,沉郁顿挫 ———杜甫诗歌风格鉴赏 人们说的“年少时读李白,老年时读杜甫”,很有道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们才能逐渐理解杜甫思想的博大精深,这不是“沉郁顿挫”四个字能概括的。杜甫的诗歌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承前启后。因此,说杜甫是现实主义诗歌的集大成者并不为过。 首先,杜诗内容博大精深,被后世誉为“诗史”,基本能够反映唐代由盛而衰的社会面貌。化用列宁评价托尔斯泰作品的话来说,杜甫的诗是唐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杜甫的诗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生各个阶段。譬如写日常生活:“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为钓钩”,充满生活情趣;写夫妻之情:“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表现了对挚爱的深情;抒发志存高远的心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经历了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安,诗人晚景凄凉,但他仍然“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即便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他也心怀家国,“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有言:“此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写尽人世间的无尽悲愁。 其次,杜甫的诗歌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不像其他诗人仅仅抒发一己之悲,杜甫是心怀天下的,“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把个人之悲推向一个新高度:艰难,不仅是个人,还包括国家,社会的艰难,可见杜甫的情怀之深厚!中国士大夫恪守的原则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心,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在中国文学史上很难见到这样的情怀。 第三,风格的沉郁顿挫。“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羌村》其一,“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妻子孩子惊讶于我还活着,惊讶过后激动地簌簌流泪,“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真切地表达了战争期间人们生死相逢的复杂情感。 同时,杜甫的诗歌不完全是沉郁顿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得大气磅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得清新明丽。可以说,杜甫在诗歌领域诸体擅长,成就非同一般。 唱响主旋律,极言蜀道难 ———试析《蜀道难》的艺术手法 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的雨幕下,饱蘸笔墨,写下《蜀道难》的第一声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此句贯穿全诗始终,构成主旋律,由此成就一篇豪放雄浑、荡气回肠的千古奇文———《蜀道难》。 开篇极言蜀道之高危,“天梯石栈相钩连”的险峻,读罢,你的心不能不为之震颤。自古蜀道,不通人烟,五丁开山,地崩山摧,何其壮烈!何其峭险!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险阻,都埋藏在西蜀起伏的地平线下,隐喻在李白畅达肆意的诗句里。上面有六龙驾着太阳神乘坐的车子,到此也不得不折回的高峰,下面有波浪汹涌盘旋的回流之水,引出了“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高峻山势,表现出蜀道之难行。 青泥岭,“悬崖万仞,山多云雨”,为唐代入蜀要道。诗人抓住此地的曲折盘旋,想象行路之人的动作、神态,其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也可从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