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00689

元宵节习俗文化主题班会 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5-02-21 科目:班会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74169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元宵节,习俗,文化,主题,班会,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元宵节文化习俗】元宵节主题班会 正月十五 CONTENTS 二 元宵节的起源 三 元宵节的习俗 四 元宵节的传说 五 元宵节的诗词 一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同学们知道这碗里的是什么吗? 汤圆 元宵 北方叫法 南方叫法 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虽叫法不同,但都是取 “团圆” 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新课导入 汤圆其其实是一种节日食品,同学们知道汤圆是什么节日的食品吗? 元宵节 元宵节是在哪天呢? 农历的正月十五 新课导入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元宵节的起源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 “夜” 为 “宵”;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元宵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 正月 正 元月 元 正月夜 夜 元宵节 宵 元宵节的习俗 除了吃汤圆,元宵节还有哪些习俗活动呢? 猜灯谜 闹元宵 赏花灯 祭门祭户 迎紫姑 逐鼠 送花灯 走百病 元宵节的习俗 赏花灯是元宵节的重要习俗之一。自汉代起,民间就有在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彩灯样式繁多,有动物灯、人物灯、花卉灯等,寓意吉祥如意。 赏 花 灯 元宵节的习俗 各式各样的元宵节花灯: 元宵节的习俗 猜灯谜活动出现于宋朝,成熟于明清时期。 猜 灯 谜 南宋时,“灯谜”成为元宵节必不可少的助兴项目。灯谜是贴在元宵节花灯上供游人猜的谜语,又称“庾辞”、“隐语”。 灯一面覆壁,三面贴题,任人商揣,谓之打灯谜。 闹 元 宵 元宵节的习俗 为什么是“闹”元宵呢?因为开心、热闹,源于一种民众的狂欢。 传说元宵节起源于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这种群众的狂欢活动场面热闹,用 “闹” 字很贴切地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欢乐与热闹氛围。 元宵节的习俗 祭 门 祭 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两种。祭祀方法: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元宵节的习俗 送 花 灯 灯” 与 “丁” 谐音,在传统观念中,送花灯有希望对方家庭添丁进口、人丁兴旺的美好寓意 。在一些地方,娘家会给刚嫁出去且尚未生育的女儿送花灯,期盼女儿能早日怀孕生子,延续家族香火。 迎 紫 姑 人们迎紫姑并向她占卜蚕桑及众事,希望能预知未来,得到紫姑神的指引和庇佑,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农业丰收、家庭平安、诸事顺遂,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元宵节的习俗 逐 鼠 逐鼠习俗始于魏晋时期。 在当时,丝绸业逐渐兴盛,而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吃掉,严重影响蚕农的收成,逐鼠习俗由此产生并流传开来。 走 百 病 表达了人们对健康的渴望,希望通过在特定时间的行走等活动,驱散疾病和晦气,保佑自己和家人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元宵节的传说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 吕后病死后,吕氏家族的人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刘氏宗室齐王刘襄决定起兵讨伐吕氏家族,最终平定了“诸吕之乱”。 平乱之后,汉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 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纪 念 平 吕 元宵节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四处伤害人和牲畜,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而降落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下令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神鸟与天帝的传说 众人得知后,决定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