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十六国 (前秦统一北方) 西晋 东晋 (317-420) 东 汉 三国 (220-280) 淝水之战( 383年)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隋 北朝(439—581) 北魏 灭 宋 齐 梁 陈 统一 南朝(420—589) 灭 (266—316) 魏 蜀 吴 少数民族内迁 学习汉制,民族差距缩小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方胡汉交融 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区域的治理 北人南迁 江南区域开发 南方蛮汉交融 知识回顾 这一前所未闻之事之所以能成为现实,这不仅仅是因为武后是一位不服输的铁腕女人,倘若当时的整个时代充斥着坚决排斥她的气氛的话,即使她本人再能干再厉害也是无济于事的。唐朝是这样的一个时代,即具有最终容忍武后这种人物存在下去的客观环境。 ———《隋唐时代:绚烂的世界帝国》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程标准: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和边疆地区的发展。 一、隋朝兴亡(自主学习) 二、唐朝兴衰 (一)唐朝的繁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族交融) (二)唐朝衰亡 三、五代十国 755年 618年 907年 朱温废唐 贞观 之治 武周政治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755-763) 藩镇割据 黄巢起义 581年 唐朝 建立 隋朝 建立 589年完成统一 960年 北宋 建立 隋 唐 五代十国 隋朝:37年 唐朝:289年 五代十国:53年 初唐 盛唐 中晚唐 一、隋朝兴亡(自主学习) 建立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 统一 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建设 广设仓库 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又包括备水旱赈济而遍置于乡间的义仓,积储丰富 兴建洛阳城 宏伟壮丽,闻名于世 开通大运河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南北经济交流;有利于促进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 暴政而亡 表现 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征高丽 标志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隋朝官仓 所在地(今) 设置时间 太仓 陕西西安 黎阳仓 河南浚县 583年 常平仓 河南三门峡 583年 广通仓 陕西华县 583年 河阳仓 河南孟县 583年 含嘉仓 河南洛阳 605年 兴洛仓 河南巩县 606年 隋朝大运河与主要粮仓示意图 隋朝粮仓的地理分布有何特点? 分析如此设置的原因。 特点:沿运河而建;洛阳附近较多 原因:南北粮食运输,保证粮食供应 贯通南北 巩固统一 经济发展 过度徭役 滥用刑罚 激化矛盾 【思考】阅读材料和P32学思之窗,分析大运河的利弊。 民族交融 “炀” 好内远礼,去礼远众 逆天虐民,好内殆政 薄情寡义,离德荒国 ———《周书·谥法》 【思考】怎样评价隋炀帝? 三征高丽、兴修大运河,可见其有政治抱负,但忽略了百姓的承受能力。 暴君≠昏君(有功无德) 618年,杨广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学习聚焦:隋朝的历史影响 隋室虽祚短运促,然其国计之富足,每为治史者所艳称。 ———钱穆《国史大纲》 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 ———《元和郡县志》 隋无德而有政,故不能守天下而固可一天下。以立法而施及唐、宋,盖隋亡而法不亡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隋文帝》 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在长期政治分裂的各地区发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识,这一切同样了不起。人们在研究其后的伟大的中华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成就肯定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 ———《剑桥中国隋唐史》 一、隋朝兴亡 隋朝(581-618) 成功: 隋文帝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完善职官制度,奠定了中央集权的帝国结构 营建东都洛阳,增强了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力度 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促进南北方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