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光线与视觉 第4课 第一单元 探寻光的路线 (大象版)五年级 下 01 学习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板书设计 06 作业布置 学习目标 01 科学观念:光源发出的光或者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规律。 科学思维:能根据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模拟制作潜望镜。 探究实践:能描述潜望镜中入射光和反射光的行进路线;通过亲自制作潜望镜,加深对光的反射原理的理解。 态度责任:乐于探究光的反射现象,并与同学合作进行科学实践和交流;学会欣赏、评价他人的作品,愿意合作交流。 新知导入 02 探究新知 02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看见物体?联系实际生活,交流自己的观点。 活动1:猜想假设 02 活动1:猜想假设 探究新知 黑暗环境下,我们什么也看不见,是因为…… 因为没有光源。 02 活动1:猜想假设 探究新知 我们能够看到点燃的蜡烛,是因为…… 因为点燃的蜡烛是光源,可以发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 02 活动1:猜想假设 探究新知 当蜡烛被物体遮挡时,我们看不到它,是因为…… 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蜡烛的光被遮挡,没有进入人眼。 02 活动1:猜想假设 探究新知 通过镜子,我们能看到遮挡物后面的蜡烛,是因为…… 因为平面镜把蜡烛发出的光保持原有状态反射到人眼。 02 活动1:猜想假设 探究新知 我们能够看到蜡烛照亮的人脸,是因为…… 因为人脸将蜡烛发出的光反射到人眼。 02 活动1:猜想假设 探究新知 我们能够看到蜡烛照亮的人脸,是因为…… 因为黑板发生镜面反射,光线较强,字发生漫反射,光线较弱,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 探究新知 02 活动1:猜想假设 物体发出光或反射光进入人眼,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 探究新知 02 活动2: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演示上面的现象并解释自己的观点。 探究新知 02 活动2:设计实验 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眼睛里才行…… 手电筒的光明明照到镜子上了,我怎么看不到镜子上有光? 探究新知 03 活动2:设计实验 材料超市 手电筒 火柴 平面镜 蜡烛 探究新知 02 活动2:设计实验 不要使手电筒发出的光和镜子反射的光直接进入自己或别人的眼睛。 安全提示 探究新知 02 活动2:画出示意图 画出从光源到物体,再从物体到人眼的光线示意图,解释人眼看到物体的过程。 树将太阳发出的光反射到人眼。 探究新知 02 活动2:画出示意图 画出从光源到物体,再从物体到人眼的光线示意图,解释人眼看到物体的过程。 萤火虫发出的光进入眼睛,所以我们看到了萤火虫。 探究新知 02 活动2:画出示意图 眼睛是感觉光的器官。光源发出的光或者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探究新知 02 活动2:画出示意图 平面镜能把其他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保持原有的状态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所以我们能借助平面镜看到被遮挡的物体。 探究新知 02 活动3:制作潜望镜 你听过潜望镜这种装置吗?它就利用了平面镜的反射原理,想不想来试一试它的神奇功能? 探究新知 02 活动3:制作潜望镜 潜望镜工作原理 光线沿直线方向进入潜望镜后,经过两块平面镜的两次反射,最终使光线进入人眼,从而看到比视线高的东西。 探究新知 02 活动3:制作潜望镜 制作潜望镜需要的材料 探究新知 02 活动3:制作潜望镜 1.把一只牛奶盒(或其他长方体纸盒)的顶部纸板割去。 2.在接近盒子上部割开一个方洞。 探究新知 02 活动3:制作潜望镜 3.在方洞对面、盒子的另一端接近底部处割开另一个方洞。 4.把两面小镜子都成45°角固定在纸盒两端,并使镜面相对。 探究新知 02 活动3:制作潜望镜 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 安全提示 1.如图,观看露天电影时,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