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https://preview.21cnjy.com/f2/2025/02/30/30b2a4a322932a9b8dba3cb5a011e609.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 古诗二首 村居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晚年归隐于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创作的七言绝句。全诗以轻快活泼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明丽的乡村春景图: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放风筝,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生机,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富有童趣,十分契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审美需求。诗中的场景贴近儿童生活,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感受自然之美、生活之趣,同时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而且,学习古诗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会认“莺、拂、堤、柳、醉、咏、妆、丝、绦、裁、剪”等11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诗、村、童、碧、妆、绿、丝、剪”等8个生字。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古诗、感受古诗意境的能力。 借助朗读、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对乡村春天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读生字,规范书写生字。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感受乡村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体会诗人的情感。 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能力。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生字的读音、字形、字义,以及古诗的作者、背景、诗意等基础知识,让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 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朗读、指名朗读、配乐朗读等,让学生在读中识字、读中感悟、读中体会情感。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将古诗中的画面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理解诗句,感受意境。 情境教学法:创设古诗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对古诗的理解与体验。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探究能力,分享学习成果。 五、教学过程 趣味导入 师:同学们,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画家,给我们带来了五彩斑斓的画卷。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特别的地方,看看那里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出示乡村春天的图片,图片中有绿草、柳树、飞翔的小鸟、奔跑的儿童等)大家仔细观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图片,自由发言,描述看到的景象。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在古代,有一位诗人也看到了这样美丽的乡村春天,还把它写成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村居》。(板书课题:村居)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美丽的乡村春景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感官,让他们对即将学习的古诗内容有一个直观的感知,同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自然地导入新课。 初读古诗,扫清障碍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师:老师发现有些同学读得特别认真,现在,哪位小勇士来试一试,大声朗读这首古诗给大家听?(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纠正读音错误) 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相机正音,重点指导“莺(yīng)、拂(fú)、堤(dī)、醉(zuì)”等易错字的读音。 师:同学们读得越来越好了,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拼音,把古诗齐读一遍,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学生齐读古诗。 设计意图:初读环节旨在让学生自主识字,读通诗句,培养学生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