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https://preview.21cnjy.com/f2/2025/02/1b/1bb04579f683667c80273249520c9da2.png)
课题 识字1 姓氏歌 课时 2 内容 分析 《姓氏歌》是一篇充满趣味的识字课文,以儿歌的形式呈现。课文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介绍了常见姓氏的组成,如 “木子李”“弓长张” 等,还包含单姓和复姓,将识字与中国传统姓氏文化巧妙融合,既能让学生学习生字,又能使其了解丰富的姓氏文化知识。 素养 目标 ①文化自信:感受中国姓氏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传承和弘扬姓氏文化的热情,坚定文化自信。 ②语言运用: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熟练掌握 “氏、什” 等 10 个生字和弓字旁、子字旁 2 个偏旁;学会运用合适的语言和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朗读和背诵儿歌,积累语言素材,培养语感。 ③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分析姓氏的组成结构,如运用 “加一加”“说偏旁” 等方法识字,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仿照课文编写姓氏歌的过程中,锻炼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④审美创造:体会儿歌明快的节奏和韵律美,感受姓氏文化的内涵美;在创意表达自己姓氏的过程中,尝试创造富有个性的表达方式,提升审美创造能力。 思政 元素 通过学习姓氏歌,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姓氏的来源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家族文化的尊重和认同,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 难点 1. 掌握 10 个生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学会正确书写 6 个字;认识 2 个偏旁,理解儿歌内容。 2. 能够熟练运用合适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姓氏,激发对中国姓氏文化的兴趣,感受姓氏文化的魅力。 课前 准备 1. 预习提纲:(1)了解自己姓氏的由来,问问家长相关信息。(2)借助拼音初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 准备资料:制作包含姓氏文化知识、生字动画演示、课文朗读音频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卡片、名字卡片、姓氏卡片。 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1. 认识 “氏、什” 等 10 个生字和弓字旁 1 个偏旁,会写 “什、么、古、胡、双、言”6 个字。 2.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初步感知儿歌内容和节奏。 环节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活动】 1. 谈话引导:“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可是有大学问的,它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一般前面是姓,后面是名。就像老师叫 [教师姓名],[教师姓氏] 就是老师的姓,[教师名字] 是老师的名。大家能说说自己的名字,并且告诉老师你姓什么吗?” 引导学生积极发言。 2. 开展游戏: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几位学生的名字卡,如 “赵云飞、王诗雨” 等,随机抽取一张并念出名字,叫到名字的学生起立,教师问:“你姓什么?” 该学生回答后,师生依此进行游戏,之后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进行。 3. (播放《百家姓》朗读音频)“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听一听这首《百家姓》,听听里面都有哪些姓氏。听完后,大家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4. 板书课题并教学:板书 “姓氏歌”,指着 “氏” 字说:“同学们,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生字‘氏’,它的读音是翘舌音,大家跟老师读。” 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 “氏”,比如加一加、组词等,之后带领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活动】 1. 思考并回答老师关于自己名字和姓氏的问题,分享自己的姓名信息。 2. 参与游戏,被叫到名字时迅速起立并回答自己的姓氏,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 3. 认真听《百家姓》音频,听完后在小组内积极交流自己听到的姓氏,如 “赵、钱、孙、李” 等。 4. 跟读 “氏” 的读音,尝试用加一加(如 “氏 + 日 = 昏”)、组词(氏族)等方法记住 “氏” 字,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和游戏,从学生熟悉的名字入手,自然引出姓氏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百家姓》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姓氏文化的丰富性;学习 “氏” 字并齐读课题,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