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第2课时 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导学案 一.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和化合价的关系。 【重难点】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 【课前自学】 1.知识回顾: ①核电荷数= = ②质量数= + ③核素的定义: 。 ④同位素的定义: 。 ⑤化合价是 的一种重要性质。 ⑥写出金属钠与水反应方程式和现象 二.师生研学 学习任务一: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问题探究1】阅读教材P5页内容,归纳总结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是如何分层排布的?有什么规律? 【问题探究2】观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哪一个电子层 2.各电子层上最多可容纳电子的数目是多少?和该电子层的序数(用n表示)有何关系? 3.最外电子层、次外电子层及倒数第三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目是多少? 【问题探究3】 根据方法引导,观察教材第5页图1-1-5中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你能否写出钠离子和氯离子得结构示意图? 【方法导引】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原子结构示意图写法相同,只是因为原子在形成离子时,会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因此核内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 Na+ Cl- 【练习】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信息 元素名称 原子结构示意图 A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 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 C元素+1价离子C+的电子层排布与Ne相同 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1/3 学习任务二: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结构的关系 【问题探究4】 请同学们观察下表中的数据,小组讨论,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与最外层电子的关系,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粒子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化学性质 He 2 2 稳定 Li+ 3 2 稳定 F- 9 2+8 稳定 Ne 10 2+8 稳定 Na+ 11 2+8 稳定 Cl- 17 2+8+8 稳定 Ar 18 2+8+8 稳定 K+ 19 2+8+8 稳定 F- 9 2+7 强氧化性 Cl 17 2+8+7 强氧化性 Li 3 2+1 强还原性 Na 11 2+8+1 强还原性 K 9 2+8+8+1 强还原性 1、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与最外层电子的关系, 2、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学习任务三: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 【问题探究5】 根据问题探究4的结论,小组内讨论,原子结构的那些要素会影响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为什么? 【实验探究】 方法导引:比较活泼金属失电子能力的实验方法: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 实验1:钠、镁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比较 (1)分析预测: 根据问题探究5的结论,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钠、镁的异同,利用方法引导设计实验,预测实验现象,预测钠、镁得失电子能力强弱。 (2)观看钠、镁反应的实验视频,记录实验现象探究 ①实验现象: ②结论: 实验2:钠、钾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比较 (1)分析预测 根据问题探究5的结论,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钠、钾的异同,利用方法引导设计实验,预测实验现象,预测钠、钾得失电子能力强弱。 (2)观看钠、钾反应的实验视频,记录实验现象探究 ①实验现象: ②结论: 归纳总结3: 请用图示的方法表示,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数的关系。 【思考】 金属性、非金属性通常指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请根据以上讨论来分析说明硫、氯两种元素中哪种元素原子非金属性强。 三. 师生总结 四.训练提升 1.下列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K层是能量最低的电子层 B.原子失电子时先失去能量低的电子 C.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 D.N层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