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09623

3.1 影子的形成 课件(21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5-04-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73次 大小:167926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影子,形成,课件,21张,PPT,教案
    (课件网) 影子的形成 大象版春季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 课前游戏———踩影子 ①两人一组做踩影子游戏,想办法踩到对方的影子。 ②游戏过程中注意安全。 游戏要求 提出问题 思考: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探究影子的形成原因 ①手电筒 ②透明塑料瓶 ③半透明塑料片 ④不透明塑料片 ⑤白屏(或纸板) ⑥杯子 材料超市 选择哪些材料来做实验? 具体如何操作? 探究影子的形成原因 物体 是否透明 是否有阴影 塑料片 不透明 塑料片 半透明 塑料片 透明 是 是 否 光被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片阻挡时,就会在白纸板上形成塑料片的影子。 探究影子的形成原因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行进中的光遇到不透明或半透明物体的时候,光线就被挡住了。这个时候它也不会从物体的旁边绕到后面去,因此物体背光的一面没有光线就成了黑暗的一片,这一块地方就是影子。 发光的物体 挡住光行进路线的物体 呈现影子的地方 光源 阻挡物 呈现影子的屏 探究影子的形成原因 能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探究影子的形成原因 ①手电筒 ②透明塑料瓶 ③半透明塑料片 ④不透明塑料片 ⑤白屏(或纸板) ⑥杯子 材料超市 光源 阻挡物 呈现影子的屏 思考: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让影子发生变化 光源与阻挡物的距离 思考:哪些因素会使同一物体的影子发生变化? 光源在阻挡物上的照射方向 光源在阻挡物上的照射角度 对比实验 探究一:光源与阻挡物之间的距离 探究二:光源在阻挡物上的照射方向 小组讨论:如何利用材料来设计实验? 如何保障在实验过程中光源与阻挡物之间的距离不发生变化? 探究三:光源在阻挡物上的照射角度 小组讨论:如何利用材料来设计实验? 1.不要用手电筒的光照射人的眼睛; 2.三选一进行实验; 3.边观察边记录。 注意事项 探究一:光源与阻挡物之间的距离 光源与阻挡物之间的距离越近,影子越大; 光源与阻挡物之间的距离越远,影子越小。 探究二:光源在阻挡物上的照射方向 影子的方向与光源的方向始终相反。 影子的形状可能也会发生变化。 探究三:光源在阻挡物上的照射角度 光源越倾斜,影子越长。 影子的形状可能也会发生变化。 总结 1.光源离阻挡物越近,影子越大; 光源离阻挡物越远,影子越小。 2.影子的方向与光源的方向始终相反。 3.光源越倾斜,影子越长。 影子的形状可能也会发生变化。 课堂回顾 2.影子形成的三要素是什么? 1.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3.如何让影子发生变化? 手影游戏 生活应用 日晷 圭表 月相 皮影戏 沙画 遮阳棚 练一练 一、填空题 1.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 )。 2.影子形成的条件:一个是( ),另一个是( ),还有( )。 二、判断题 1.遮挡物不一定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 ) 2.月亮是光源,因为月亮是一个发光的物体。( ) 3.物体离光源的距离越来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来越小。 ( ) 4.用手电筒照射透明的物体不会形成影子。( ) 阴影 光源 阻挡物 屏 × × √ √ 练一练 三、选择题 1、下列关于影子形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有光的时候物体才可能有影子 B.没光有阻挡物也能形成影子 C.要有东西挡着光才会有影子 2.探探玩手影游戏主要运用了影子的( )变化。 A.形状 B.方向 C.长短 3.影子的方向和光源的方向总是( )。 A.相同 B.相反 C.先相同后相反 B A B 让科学流行起来大象版 四年级下册 《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 1.影子的形成 教学设计 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课题 1.影子的形成 课时 1 核心 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及要求 3.3声音与光的传播 3~4年级⑩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如太阳光、灯光)或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如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