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六年级下册 《生物的家园》单元 2.金丝猴的家 教学设计 单元 《生物的家园》 课题 2.金丝猴的家 课时 1 核心 概念 5.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学习内容及要求 5~6年级:5.6 生态系统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 举例说出常见的栖息地为生物提供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基本条件。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了解有关金丝猴的生活习性和生存需求。 科学思维:通过整理获得的资料比较分析最适合金丝猴的栖息地。 探究实践:能够通过实际调查、采访或者查资料了解金丝猴的生存需求,并撰写金丝猴最佳栖息地研究报告。 态度责任:学习运用研究报告进行表达交流。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举例说出有关金丝猴的生存需要和生活习性与其栖息地的关系。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撰写金丝猴最佳栖息地研究报告。 教学 准备 教师:1.课件优化 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收集金丝猴生存需要的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预设2分钟) 1.创设情境:为金丝猴寻找合适的家。 2.提出问题。 提问:人们要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设立自然保护区,为金丝猴寻找合适的家。金丝猴保护区设在什么地方合适?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提出合理的建议。 预设1:我知道四川的高山上有金丝猴。 预设2:金丝猴的家得有充足的食物,还得为金丝猴提供庇护。 预设3:也要考虑气候因素。 小结:为了给金丝猴寻找一个合适的家,我们需要制订一个研究计划。 二、制定计划,搜集信息(预设3分钟) 提问:怎样为金丝猴寻找合适的家呢?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吗? 预设1:我们可以通过实际调查、采访或者查资料来找到金丝猴的身体特征、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性等,以此来了解金丝猴的生存需求,而后再分析什么样的环境能够满足金丝猴的生存需求。 预设2: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金丝猴生存需求的记录表,把我们收集的资料记录在金丝猴生存需求的记录表上。 小结:请各个小组设计一份金丝猴生存需求的记录表。 三、计划组织,记录信息(预设15分钟) 小组通过实际调查、采访或者查资料等不同方式来了解金丝猴的生存需求,并记录在金丝猴生存需求的记录表中。 四、处理信息,归纳总结(预设5分钟) 1.明确处理信息的要求。 我们收集了关于金丝猴的生存需求的相关资料,需要先进行整理。请同学们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并贴上“食物”“生活习性”“身体特征”“栖息地提供的条件”等标签。 2.处理信息。 学生分小组处理信息,给不同的资料贴上合适的标签,分析金丝猴适合的栖息地,组长进行简单汇总。 3.表达交流。 小组间交流处理后的信息。全班同学汇报交流,教师以思维导图或表格形式进行汇总。 4.归纳总结。 提问:通过收集到的这些资料,有什么发现呢? 预设1:金丝猴适合生活在原始森林里。那里远离人群,可以满足金丝猴喜欢安静的生活习性。 预设2:金丝猴也不是什么高山密林都喜欢。它喜欢气候温润、丛林茂盛、食物充足的高山密林。 总结:我们发现金丝猴的保护区建立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原始森林里最为合适。这些地方气候温润,远离人群,丛林茂盛,野果、嫩芽、苔藓植物繁多,不仅能满足金丝猴的生存条件,也符合金丝猴的生活习性。21c 五、撰写报告,交流汇报(预设15分钟) 1.明确任务,撰写金丝猴最佳栖息地研究报告 引入:同学们,让我们利用调查、采访结果和查阅的资料撰写研究报告,为建立金丝猴自然保护区提一提建议吧。 2.教师指导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