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12756

13.湖心亭看雪 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5-04-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17067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湖心亭,看雪,课件,2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平湖秋月 三潭印月 断桥残雪 湖心亭看雪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写于明亡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作者简介 读准字音 崇祯 是日更定 毳衣炉火 雾凇沆砀 铺毡对坐 焉得更有此人 余强饮三大白 喃喃 (chónɡ zhēn) (ɡēnɡ) (cuì) (sōnɡ) (hànɡ) (dànɡ) (zhān) (ɡènɡ) (qiǎnɡ) (nán nán) 一词多义 是{ A 这(代词) 是日更定( ) B 为(判断动词) 是金陵人( ) A B A 全 上下一白( ) B 数量词 长堤一痕( ) 一{ A 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B 还 是日更定( ) 更{ A 白色 强饮三大白而别( ) B 酒杯 上下一白( ) 白{ A B B A B A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拥毳衣炉火。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6、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声音都消失了。 2、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 3、(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空与白云、与山峦与湖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4、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6、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 5、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翻译句子 合作探究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2、在“雾凇沆砀……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中,三个“与”字能删掉吗?说说理由。“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给人什么感觉?这些写景的句子有什么特色? 3、文末,舟子用一个“痴”字评价了“我”,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相公痴”? 白描 原指国画创作中只用线条勾画物像轮廓而不着色彩渲染的一种创作手法。 在文学创作中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地勾描出人物形象、自然景象的主要特征。有真意、不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比一比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进,则玉城雪岭尔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举一反三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背影》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思》马致远 合作探究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2、在“雾凇沆砀……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中,三个“与”字能删掉吗?说说理由。“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给人什么感觉?这些写景的句子有什么特色? 3、文末,舟子用一个“痴”字评价了“我”,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相公痴”?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未能抛得杭州去 一半勾留是此湖 ———白居易 作业 运用白描手法,写一段《校园的 清晨》,可写人,可绘景,可叙事。 谢谢指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