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1751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1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30062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各种,政治,力量,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了解各种政治力量为了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所提出的三种方案;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必然性。 2.能够结合历史阐述中国各阶层在解决中国问题方面所做的各种探索,对比各种方案,明确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方案才能救中国。 3.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深刻领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明确只有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科学精神:科学认识各种政治力量的作用,深刻体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结论。 3.公共参与:增强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理解,坚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教学重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教学难点】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位。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建逻辑框架的大思路 全书主线: “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中国最高领导人在两会期间的一席话,引起了无数国人的共鸣,令人感慨万千。 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强调“平视世界” 因为我们,曾经屈辱!面对屈辱,面对苦难,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沉沦、屈服了吗?没有!中国人民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抗争,有哪些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结果怎样?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我们的课堂!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总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屈辱交织原因因何在 救亡图存路在何方? 硝烟散尽凭谁之力 第一幕: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议题一:屈辱交织原因因何在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中国近代由盛而衰备受屈辱》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由盛而衰,备受屈辱的原因是什么 2、分析中国近代国情、主要矛盾及相应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 1、原因:结合教材知识从内因和外因和直接原因三个角度分析。 2、分析中国近代国情、主要矛盾及相应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根据视频和我国近代发生的一些大事件总结出近代国情,从中找出主要矛盾。根据主要矛盾总结任务 议学小结: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主国矛盾 (1)帝国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 (2)封建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 3、历史任务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4、三者关系 拓展提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收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 半殖民地: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不断发展。 突破提升:十七世纪中叶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对比 突破提升: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那么,如何面对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如何完成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面对上述问题,各种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第二幕: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议题二:救亡图存路在何方? 议学情境二:观看视频《多种政治力量救亡图存》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面对苦难,中国人进行了哪些探索与抗争? 2、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了哪些建国方案? 3、这些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