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17589

1.1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课件+素材

日期:2025-02-1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55次 大小:993721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各种,政治,力量
    (课件网) 第一框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必修三 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高中政治纺编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党的领导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发展(必修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必修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必修三) 逻辑框架的大思路 党的 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 治国 根本保证 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本质特征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基本方式 三者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政 伟大实践 全书主线 “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中国最高领导人在两会期间的一席话,引起了无数国人的共鸣,令人感慨万千。  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强调“平视世界” 因为我们,曾经屈辱!面对屈辱,面对苦难,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沉沦、屈服了吗?没有!中国人民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抗争,有哪些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结果怎样? 导入新课 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我们的课堂! 01 议题一 屈辱交织原因因何在 02 议题二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救亡图存路在何方? 总议题 议题 03 议题一 硝烟散尽凭谁之力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议题一:屈辱交织原因因何在 01 中国近代由盛而衰备受屈辱 议学情境二 1、中国近代由盛而衰,备受屈辱的原因是什么 2、分析中国近代国情、主要矛盾及相应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为什么中国曾长期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却在近代,我堂堂华夏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 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议学问题 议学提示 1、原因:结合教材知识从内因和外因和直接原因三个角度分析。 内因:清王朝对内封建专制,对外闭关锁国→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拮据,社会动荡,危机四伏 直接原因: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 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外因:西方一些国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2、分析中国近代国情、主要矛盾及相应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根据视频和我国近代发生的一些大事件总结出近代国情,从中找出主要矛盾。根据主要矛盾总结任务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两次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南京、北京、天津、 马关、辛丑条约 例强争夺中国控制权的矛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争取 实现 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 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 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议学提示 1、基本国情: 议学小结 (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 (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 2、主国矛盾: (1)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提) (2)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目的) 3、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基本国情 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 决定 决定 前提基础 目的动力 决定 (1)帝国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封建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三者关系: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收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 半殖民地 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不断发展。 半封建 拓展提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近代中国的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