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25624

【新教材核心素养】部编版历史七下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导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2-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5次 大小:5451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原卷版,导学案,并立,北宋,西夏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历史学科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学习目标】 ①知道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崛起及政权建立的相关史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②了解辽、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和宋夏和议。(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③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友好交往始终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契丹、党项族政权的建立;辽、西夏与北宋的和战关系。 学习难点: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和宋夏和议。 【课前预习】 辽与西夏的建立 1、辽 ①建立: 时间:916年 建立者: 民族: 都城:上京 ②统治措施:发展生产,创制 ,国力不断增强。 2、西夏 ①建立: 时间:1038年 建立者: 民族: 都城:兴庆府 ②统治措施:仿效唐宋制度,订立 、 和法律;鼓励 ,发展 ;创制西夏 。 辽与北宋的和战 1、宋太祖时期:保持 关系, ; 2、宋太宗时期:发动 失败,采取 政策; 3、宋真宗时期:辽军 ,澶州之战打退辽军。双方 ,签订“ ”。 ①澶州之战: 时,辽军大举攻宋, 劝皇帝亲征,宋军士气大振, 辽军。 ②澶渊之盟 内容:双方皇帝以 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 ,称为“ ”。 影响:宋辽之间保持着 。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战:元昊称帝后,多次率领军队进攻北宋。 2、和:宋夏和约 ①内容:元昊向宋 ,宋给西夏 ,称为“ ”。 ②影响:关系较为 。 【课中探究】 探究一:问题:【历史解释】结合以上材料说一说契丹族和党项族发展壮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探究二:问题:观看视频,回答下列问题: ①北宋与辽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②燕云十六州为何会成为辽与北宋的冲突焦点? 探究三:问题:【唯物史观】请结合以下材料分析“澶渊之盟”的影响? 探究四:问题:【时空观念】根据时间轴呈现的重要史实,分析辽、西夏与北宋民族交往的主要特征。 探究五:问题:【历史解释】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合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 【课后检测】 1.(2023·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契丹族—阿骨打—辽 B.女真族—阿保机—金 C.党项族—元昊—西夏 D.蒙古族—铁木真—元 2.(2024·福建·中考真题)史书记载,“契丹小儿初读书,先以俗语颠倒其文句而习之”,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契丹儿童便念成“月明里和尚门子打,水底里树上老鸦坐”。这反映出当时的( ) A.重文轻武 B.宋辽和战 C.政权更迭 D.民族交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历史学科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学习目标】 ①知道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崛起及政权建立的相关史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②了解辽、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和宋夏和议。(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③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友好交往始终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契丹、党项族政权的建立;辽、西夏与北宋的和战关系。 学习难点: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和宋夏和议。 【课前预习】 辽与西夏的建立 1、辽 ①建立: 时间:916年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民族:契丹 都城:上京 ②统治措施: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西夏 ①建立: 时间:1038年 建立者:元昊 民族:党项族 都城:兴庆府 ②统治措施: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 辽与北宋的和战 1、宋太祖时期:保持友好关系,互通使节; 2、宋太宗时期:发动战争失败,采取防御政策; 3、宋真宗时期:辽军攻宋,澶州之战打退辽军。双方议和,签订“澶渊之盟”。 ①澶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