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25640

【新教材核心素养】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0课 金与南宋对峙 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2-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9094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0课,解析,原卷版,作业,分层,对峙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历史学科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0课 金与南宋对峙 【基础巩固】 1.1115年阿骨打建立大金政权,其民族是( ) A.党项族 B.契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2.公主赵姬因战乱流落到今天的深圳一带并结婚生子,到南宋光宗时期才追认为皇姑,并追封为郡主。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 ) A.金灭北宋 B.蒙古灭金 C.元朝建立 D.元灭南宋 3.诗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宋诗《题临安邸》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反映出( ) A.南宋商品经济的发达 B.宋朝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C.南宋偏安一隅,不思进取 D.宋朝市民阶层兴起,娱乐生活丰富 4.岳飞赢得后人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 A.被秦桧诬陷,蒙受冤屈 B.坚持抗金,精忠报国 C.扭转了宋金对峙的局面 D.率领岳家军打败辽兵 5.据统计,北宋和辽之间战争持续40余年,而和平维持100多年;北宋和西夏之间大规模战争不过10年,和平也持续100多年;南宋和金之间打了大约14年的仗,和平持续了近100年。这表明两宋时期( ) A.汉族政权间混战不断 B.国家统一是历史主流 C.和平依然是时代主流 D.王朝并立且政权对峙 6.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②③①④ 【能力提升】 1.“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辽、金能用汉法,历年最多……”此史料认为辽、金民族政权能够长期与宋朝并存的理由是( ) A.中原王朝的软弱 B.主动学习中原文化 C.游牧民族英勇善战 D.宋朝重文轻武 2.有学者认为,从更深的政治文化传统来看,岳飞之死实为宋代文化悲剧性质的产物, 是自太祖以来政治传统的历史循环。该学者认为宋代的“政治文化传统"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尚武轻文,武人干政 C.崇文抑武,文人治国 D.科举取士,钳制思想 3.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 唐诗 宋词 《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满江红》 【作者】岳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A.匈奴、契丹 B.匈奴、女真 C.回族、女真 D.蒙古、契丹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写出材料一图中①②分别代表的政权。依据示意图,指出该阶段政治特征。 材料二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材料二中“靖康耻”指哪一历史事件?从《满江红》的内容中,可以感受到岳飞的什么精神? 材料三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与少数民族政权议和的认识。 【拓展延伸】 1.下表是从北魏到金朝对“中国”概念认知的变化。这反映出( ) 北魏 推出“脱夷统华”理论。 后唐、后晋、后汉 沙陀人以“政治正统”观念进行正统建构。 契丹人 提出“北极之下为中国”、“大辽中国”的说法。 金朝 宣称“我本中国”。 A.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B.古代大一统思想的发展演进 C.民族交融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D.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扩大 2.《金史》记载:“榷场……互市之所也。”结合图文,可以得出的认识有( ) ①榷场处于不同政权交界的边境地区 ②榷场贸易开始于南宋与金对峙时期 ③不同政权所有商品都通过榷场交易 ④宋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