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29311

3.保护生物与环境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科学人教鄂教版

日期:2025-04-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373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2025,人教,科学,下册,六年级,学年
  • cover
人教鄂教版 六年级下册 《生物与环境》单元 3.保护生物和环境 教学设计 单元 《生物与环境》 课题 3.保护生物和环境 课时 1 核心 概念 7.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学习内容及要求 7.2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实现生态平衡 5~6年级 ①举例说出生态平衡的意义。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1.知道在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2.知道在一定时期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平衡。如果其中一种因素发生变化,就会破坏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使生态系统发生改变,也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科学思维 通过资料分析研究,培养学生分析推理与表达交流的能力。 探究实践 能通过资料了解一些生物灭绝的原因并探讨生物灭绝带来的影响,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分析推理与表达交流的能力。 态度责任 养成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积极行动保护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养成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理解并思考保护生物与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通过资料分析研究,培养学生分析推理与表达交流的能力。 教学 准备 教师:介绍各种生态系统的图片或者视频。 学生: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聚焦问题: 为什么要保护生物与环境? (预设5分钟) 回顾前两课内容: ①栖息地是生物长期生活的环境,它能为生物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 ②当栖息地的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时,动物又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③生物与环境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要保护生物与环境? 回顾旧知识,导入新知识。 让学生从整体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保护生物与环境的意义。 二、科学实践:(预设25分钟) 一、什么是生态系统 1.案例分析1 在一片草原上,狼的存在使得食草的鼠、兔、羊等生物的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从而草原也能够保持繁茂。因此,人们称草原狼为草原生态的天然调节器。 想一想: 这是为什么?如果有一天狼群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会怎样影响草原环境的发展状态? 2.案例分析2 狼站在食物链的顶端起到了调节草原牲畜量的作用。那么作为食物链最底端的蚊子如果从地球上消失了,一定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吧? 3.小结 在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生态瓶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类型及作用 (1)地球上有哪些类型的生态系统? (2)这些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对生物的生存和环境有什么作用?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资料交流。 明确: (1)森林生态系统:种类繁多的动植物的家园,能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 (2)湿地生态系统:栖息着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能够调节气候、净化水质。 (3)海洋生态系统:生存着17万余种动物和2.5万余种植物,是地球上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最重要的场所。 2.引导学生触类旁通,知道更多生态系统类型及其作用。 三、生态系统的变化及影响 通过生态瓶的研究,我们发现环境因素的变化,会导致区域内生物的一些反应和变化。那么在实际的生态系统中的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 【案例1】 曾经生活在毛里求斯的渡渡鸟因遭到捕杀,最终灭绝了。渡渡鸟灭绝后,该地大颅榄树就患上了不育症。原来,大颅榄树的果实只有被渡渡鸟吃下,将果实外壳消化掉并将种子排出后,种子才能发芽。 提问: 一种生物的灭绝对其他生物会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