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30104

14.月相的变化(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日期:2025-05-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5421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学年,科学,四年级,教版,人教,格式
  • cover
人教鄂教版 四级下册 《地球 太阳 月球》单元 14.月相的变化 教学设计 单元 《地球 太阳 月球》 课题 14.月相的变化 课时 2 核心 概念 9.宇宙中的地球 学习内容及要求 9.4 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3-4年级 ④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知道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四种月相,说明月相的变化情况。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了解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里有不同的形状,知道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 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记录月相的活动,体会到长期记录有利于证据的积累,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探究实践 能够简单描述月相的变化过程,并将典型月相的出现时间与农历日期对应起来。 态度责任 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了解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里有不同的形状,知道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能够简单描述月相的变化过程,并将典型月相的出现时间与农历日期对应起来。 教学 准备 教师:各种月相图片;用于模拟月相变化活动的材料和工具。 学生:月相观察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铅笔。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一、聚焦新问题:(预设5分钟) 我们每天看到的月亮都一样吗?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人们很早就发现月球有圆缺的变化。它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探究欲望。 科学实践、拓展与应用 (27分钟) 观察月相的变化 1.布置任务 (1)在观察月相时,在家的附近,选择一个周围无遮挡物、能够观察到四周天空的、相对高的地方作为观察地点。 (2)在上半月(农历初一到农历十五),可以从19:00开始观察;在下半月(农历十六到农历三十),可以在6:30以后观察。 (3)每天月相记录需标明农历时间,坚持观察一个月。 2.方法指导:怎么画月相? (1)准备好一张圆形纸片 (2)对折,打开,沿着折痕画直线 (3)取上下两个端点,根据所看到的月相画弧线 (4)将暗面涂黑,剩下的亮面就是月相 3.持续一个月的月相观察,能说出月相的名称及出现的时间吗? 峨眉月(农历初三、四),月面朝西,呈反C状 上弦月(农历初七、 八),月面朝西,呈D字状 上凸月(农历十二、十三),月面朝西,接近满月 下凸月(农历十七、十八),月面朝东,满月渐亏 下弦月(农历初二十二、 二十三)月面朝东,呈反D字状 残月(农历二十五、二十六),月面朝东,呈C状 农历十五、十六 4.小结:读童谣 初一看不见, 初二一条线,初三初四镰刀月, 初七初八月半圆,十五十六亮又圆,二十二三缺半片, 二十七八细又弯,三十晚上看不见。 (二)月相排序,找规律 以组为单位,按照时间顺序给月相排序,寻找月相变化的规律。 明确: (1)上半月月相排序: 规律:由缺变圆,脸朝西(左边) (2)下半月月相排序 规律:由圆变缺,脸朝东(右边) 小结: 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样子叫作月相,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三)月相变化原因 1.月相的变化和月球的什么运动有关?做模拟实验进行研究。 (1)实验材料:用小球球代表月球。 (2)实验过程 在教室或一块空地的一端墙面上贴上太阳,在场地中间画上两个圆圈。几个同学站在小圆上,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一名同学举一个一半被涂亮的皮球,代表月球,沿大圆按逆时针转动一圈,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一个月。 “月球”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